联系电话:18078928157
  • 首页
  • 教育
  • 医学
  • 经济
  • 法学
  • 文学
  • 管理学
  • 工程学
  • 计算机
  • 哲学
  • 道路工程技术论文3900字

    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工程学 > 时间:2022-11-17 11:49阅读:128次

    导读:道路工程技术论文在进行写作的时候也并非一件易事,而且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也都是尤为严格的,所以很多人都会觉得写作论文太难了,本论文分类为道路工程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道路工程技术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道路工程技术论文3900字(一):高职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实践探索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是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点专业,随着路桥建设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不断增涨,职业院校交通运输专业必须始终秉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教育思路,根据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快速构建全新的道桥专业群人才教育机制。本文主要探讨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以及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精神、制度、行为及物质方面全面融合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对交通运输类院校校企文化融合提供有效的借鉴、参考作用。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是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点专业,要求高职院校以新时代先进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进优秀企业的文化理念,在文化建设和人才教育上“零距离”对接社会岗位,坚持特色办学,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和文化水平的教育,使每一届毕业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过硬的专业技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1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求广大高职院校要提高办学效益,除了加强硬件建设,更需要树立品牌意识,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根据自身的特色优势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文化软实力,以应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是实现高职院校、高职学生以及企业协调发展的关键要素。

    1.1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是校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职院校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专注为企业培养理实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单位。高职院校承担着人才教育和科技研发的双重发展任务,能够通过高质量人才教育为企业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和相应风险,实现高效发展。[2]在全社会对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高涨的大趋势下,高职院校必须大胆革新教育理念,将企业文化特点融入人才教育过程中,努力促成校企合作,借力企业的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以企业标准衡量人才教育质量,才能逐步实现课堂与企业岗位之间“零距离”,从而为社会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且专业技能过硬的高质量人才,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1.2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是人才教育、创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1)基于企业文化构建职业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3]将企业的工作场景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有助于使学生树立就业危机感和端正的职业理念,从而倍加珍惜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这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大有裨益。(2)基于企业文化构建职业教育模式,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主要是培养学生树立基本的人格和道德观念,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仅能起到单方面的影响作用,而将企业文化中的“时间观念”、“质量意识”、“团队精神”“标准化工作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协作与竞争、纪律与自由、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同时帮助其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和端正的职业理念,为其未来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3)基于企业文化构建职业教育模式,有助于缩短毕业与就业之间的落差,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3]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充分融合,能够为高校生创造岗位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尽快调整心态以提高适应能力,尽量缩短初入企业适应岗位的时间。

    1.3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有利于高职院校形成办学特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的立校之本和强校之源。高职院校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二元藕合性,[4]校企文化融合不但可以体现高职院校的二元性,而且也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发展的力量源泉。高职院校应该在深掘悠久办学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优秀企业文化的精髓,突出高职院校文化的职业性,实践性和服务性,构建独一无二的办学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2高职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校企文化融合模式的构建途径

    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道桥工程技术专业可以通过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制度激励等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鼓励师生深度参与校企文化共建,使企業文化通过高校的管理制度、治学理念、行为规范等层面多维度融入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1把握重点,构建校企精神文化融合的核心

    (1)坚持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应当重视并努力构建职业道德教育长效机制,从新生入学到毕业实习,再到学生顺利就业,使校企文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道桥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通过理实一体化课程大力推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高度重视校企文化共建,引入企业先进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标准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企业的职业要求,从而自觉养成严谨、敬业、团结、协作等职业素质,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为将来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2)坚持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职业适应性。学校应当重视并推进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定期开设心理辅导讲座或相关课程,密切关注在校生的心理动态,并为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抗挫能力。让他们以良好心态应对就业、创业的挑战。(3)坚持协作和创新教育,拓展学生职业综合素养。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开展创新创业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教育,不断提高班级向心力。协作和创新教育要树立目标,明确分工,提升合作力,完善建立有效组织机构渠道,提高干部影响力,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信息反馈平台,强化认同力,建立互相支持依赖的关系,提升集体荣誉感。

    2.2着眼长效,创建校企制度文化融合的机制

    (1)构建多方共建的办学新体制。高校应当重视校企文化共建中所产生的各方面优势,比如理实一体化课程优势、理实一体化师资优势、技术研发与应用优势等等,努力完善职业教育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共同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长效人才教育机制,增强办学活力。真正做到了校企共建、共用、共享制度,实现校企合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4](2)構建内部校企文化融合组织机构系统。学校应当不断建立和优化校企文化融合的全员参与机制。进一步建立教学科研、教师人事、学生教育与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激励与约束制度。明确细化相关的奖惩机制办法,激励、督促和引导全体师生共同推进文化融合。学校应当不断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实训)”、“学徒培养”“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新机制,加强校企文化共建,共同构建道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把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以及岗位对员工的能力、技能、素质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机制之中。与企业联合推行“双证融通”制度,切实将获得道桥施工员职业资格证书纳入学生毕业认证体系。

    2.3抓住重点,夯实校企物质文化融合的基础

    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和布置上,应当按照建设具有“高职”特点的物质文化的要求,融入行业特点、企业特色,让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式教育。[5]在教学楼、活动中心等主建筑的楼道里,设计出构建合理、内容新颖、特色突出的道桥文化长廊,在校友中挑选创业典型在专门的宣传栏中进行展示,使在校学生耳闻目睹,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道桥实训中心模仿工厂布置教学环境,配备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教学教室,融教室、实训或实验、考证考级以及技术服务与生产为一体,给学生营造一个仿真的“职业环境”。

    2.4丰富载体,扩展校企行为文化交流的平台

    校企文化交流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不断强化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校企双方可通过校企互动、师资交流、顶岗实习等不同路径,将职业道德理念和职业标准贯穿文化活动的始终,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理念。可定期举办院内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加强与企业合作,学生与企业员工技能对抗等竞赛,互促互动,促进学生和企业员工专业技能的提高;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市级、行业协会的技能大赛,既提高了学校和专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对学生重视技能训练,提高技能水平是个有力促进;通过竞技活动,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意识、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参与技术革新的水平。

    3结语

    在实践人才需求日益增涨的今天,校企文化共建已成为高职院校提高人才教育质量,实现教育与就业无缝对接的必然选择。探索高职院校道桥工程技术专业校企文化融合建设科学的机制、研究积极的措施、寻找有效的手段,最终必将促进高职道桥工程技术专业校企之间在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多维度充分融合,以就业为导向逐步形成一种全新的、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不仅有助于解决“教育与就业相互脱节”的难题,而且有助于增强高校的办学活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都将有力推动社会产业转型升级。

    作者简介:高熙贺(1983-),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分院,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工程地质、矿产地质、岩土工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道路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市政道路实际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市政道路工程的正常运行。只有做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最终建设质量,才能为人们出行提供一个良好的行车环境,进一步更好地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对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的快速化施工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基础。而如何发展城市建设标准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使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推进,使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进一步提升,以及如何加强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等,都是市政工程道路建设中会面临的复杂问题。

    1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

    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过程当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与标准,做好每一个环节施工质量管控,不断提高施工效率,以保最终工程建设质量。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必须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管控,以有效降低市政道路工程破坏几率,更好地保证道路使用过程的行车安全。在具体管理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充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最为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同时还应对施工现场原材料和机械设备进行严格管理,在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和最终建设质量前提之下,尽可能降低对道路行人和周边民众的影响。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方位管控,可以使其更好地满足城市交通网络实际需求,不断提高市容标准,有效美化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2道路主要施工内容中各关键环节的质量管控要点

    2.1强化路基工程质量管控

    (1)确保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样准确无误,及时复核并发现图纸中的问题,提高效率,减少返工。(2)严格按照图纸、规范、标准进行每一道工序的施工,坚决杜绝蛮干型的盲目抢工,确保路基稳固扎实。(3)必须使用设计和规范中规定的适用材料,以确保原材料合格,并确定土壤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4)注意每层松铺的的厚度。(5)分层压实,注意控制填料的含水量,确保压实的完成度符合设计要求。

    2.2道路基层质量管控要点

    以水稳层施工为例,在水稳层施工时要注意拌和设备的选择,保证拌和的质量。严格控制水泥剂量,防止基层的裂缝增多。做好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含水量太大,会影响混合物的密度和强度而增加混合物的收缩率,从而引起收缩裂缝;含水量太小,会导致混合物变得松散,不容易成型,也会影响混合物的密度和强度。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施工,加强各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2.3道路面层质量管控要点

    道路面层的质量管控要点以沥青砼路面为例进行介绍。沥青砼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能承担繁重的交通量。其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无扬尘、不反光,能保证高速行车。而且其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防水性能好,能保证路基稳定,经久耐用。对于沥青砼路面,应该注重检查基层强度、平整度,并对高程进行检查与控制;沥青材料的检查与试验;集料的级配、沥青砼配合比设计和试验;施工机械组合;沥青砼的运输及摊铺温度控制;沥青砼摊铺厚度的控制以及沥青砼的碾压与接缝施工。

    2.4雨污水管网质量管控要点

    以HDPE双壁波纹管施工为例,管道应敷设在原状土地基或经开槽后处理回填密实的土层上,管道在车行道下管顶覆土厚度不小于700mm。HDPE双壁波纹管可按一般管道设计、施工的有关规定进行敷设。当管道穿越铁路、高等级道路路堤及有关障碍构建物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钢、铸铁等材料制作的保护套管,套管内径应大于波纹管外径300mm,管道与套管的端部处用填料填塞。

    2.5人行道工程质量管控要点

    (1)人行道的宽度需要满足行人畅通的需求,并设置无障碍的设施。

    (2)绿化带宽度应符合市政道路工程的相关要求。对于绿化带上的雨水储存设施,还应满足已安装设施的宽度要求。

    (3)注意道牙的铺设以及透水砖的铺设。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先安装道牙,需要严格控制平顺度和高程,如果先铺设透水砖,则要注意道牙轴线以及高度的控制,保证道牙和透水砖不出现相对高差。

    在施工过程中,经历了各项学习以及日常施工磨练,施工团队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加强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的排查,不仅能降低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值,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作业质量。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注意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工作流程以及质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3路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路基强度控制、路基施工不均匀沉降控制、路基工程弹簧土处理。首先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加强施工技术培训工作。路基填料含水量控制在施工前,应对填料样品的含水量进行测定,将填料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必须对路基填料源进行严格的控制,料源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抽取代表性样品进行性能试验检测,确保路基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路基填料,技术人员应检查施工机械的工作效能,控制机械碾压频次。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主要因管网回填控制不到位所致,管网工程沟槽回填应严格控制回填材料的选择,严格控制填料填筑厚度,回填至管道允许采用重型压实的高程,挖方段沟槽填筑采取开挖台阶方式与原路基搭接回填,避免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路基填筑前清表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对不合格地质,应报请监督单位进行基础换填,路基填料含水量通过实验检测精确控制,严格控制机械碾压速度。

    市政道路管网工程中,与路基工程存在许多交叉作业,应根据图纸规范要求进行回填,无法同时进行回填应按半填半挖的路基施工方式进行搭接处理。管网井室及附属工程施工回填,应严格按施工图纸进行周边回填,確保压实效果。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陷造成工程返修。

    结束语

    总之,市政道路工程如今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人们出行环境和行车安全性,所以一定要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管控,不断提高施工质量,更好地推动我国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本站仅提供咨询服务,需用户亲自向出版商投稿且无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

    服务热线:18078928157 客服微信:18078928157 客服QQ:1475317676

    特别声明:本站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Copyright © 2019-2024 www.ufabiao.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4016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