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18078928157
  • 首页
  • 教育
  • 医学
  • 经济
  • 法学
  • 文学
  • 管理学
  • 工程学
  • 计算机
  • 哲学
  • 桥梁工程论文2400字

    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工程学 > 时间:2022-11-17 11:49阅读:86次

    导读:桥梁工程论文2400字很多人在写作的时候总是犯难,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写比较好,其实想要写好论文,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他人的写作方式,本论文分类为桥梁工程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关于桥梁工程论文24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桥梁工程论文2400字(一):道路桥梁工程测量GPS技术应用研究论文

    摘要:GPS技术集成了互联网技术、GSM技术(全球数字化移动通讯技术)以及GIS技术(地理信息管理技术)的优势,不仅可以对道路桥梁施工过程实施监控,而且能辅助道桥工程设计师布设测量网,监控道路桥梁混凝土内部结构是否存在缺陷。文章将系统论述了GPS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精心布置测量网,路桥工程测量中的GPS技术应用的方案介绍。

    关键词:GPS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测量;应用

    1引言

    GPS技术系统的英文全称是GlobalPositioningSystem,经常被简称为GPS技术,该技术的基本汉语含义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此外,GPS技术的核心系统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而此处的卫星多位人造卫星,通常绕行于地球轨道,能接收数据、语音、电视等信号,并将信号转发回地面。目前,GP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测量工作中,运用该技术能够准确获取测量数据,做好道路桥梁工程变形监测工作。本文将简单介绍GPS技术的基本定义,并系统论述GPS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方案[1]。

    2GPS技术的基本定义

    GPS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統的简称,该技术主要是运用卫星设备进行定位。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测量工作来讲,应用GPS技术有两大优势。①GPS技术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针对道桥工程的具体施工模块准确测量并获取相关数据,辅助工程管理人员构建完善的控制网,准确定位工程实施区域和细节,提高施工自动化水平。即使施工环境异常复杂,也能够穿透重重障碍,做好测量工作,并将测量误差控制到最低。而且,GPS技术不会受到外在天气的干扰,无论遇到暴风、阴霾或者雨雪天气,依然能够准确测量重要数据,判断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GPS技术都不会因为时间、空间、光线和能见度的变化而影响测量结果。②测量效率极高。在施工初期,道桥工程师能够借助GPS技术对施工环境、地质结构、水文条件进行全面测量,从而设计精确的施工图纸,绘制完善的施工模型,处理好细节问题。当代GPS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紧密,因而,测量效率极高,能够迅速获取数据,并通过程序进行翻译,加工并生成最详细的数据信息,节省更多施工成本。

    3GPS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方案

    3.1精心布设测量网

    全面优化GPS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方案,首先要充分利用该技术精心布设测量网,努力提高测量网的进度,当代GPS技术能够将测量精度调整到毫米(mm),非常细致。其次,GPS技术有静态差分技术和动态差分技术之分,前者可以通过建立基站来分析测量数据,准确进行定位,后者属于一种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能够准确定位坐标[2]。

    3.2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中GPS技术应用

    3.2.1应用GPS技术进行放样测量在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应用GPS技术结合RTK技术来提高放样测量的精度。工作人员应在施工控制网中合理选择控制点,并进行GPS基站的设置,一般应设置2个以上的操作站,并利用控制器来对比分析道路桥梁工程坐标,以提高放样测量精度,从而为保证后续施工的准确性提供可靠的参考基准。3.2.2应用GPS技术进行平面测量在很多道路工程及桥梁工程的施工中,施工现场的地形条件往往比较复杂,传统的平面测量技术难以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3]。而通过GPS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减少地形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实际测量时,工作人员合理确定平面控制网等级并选取相应的坐标系,并在施工控制网中选择地势相对较高的位置,设置2个以上平面控制点设置GPS接收装置,然后利用全站仪等设备来进行观测测量。在获取GPS数据后再通过内业处理来进行数据分析解算,从而为道路工程及桥梁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

    3.2.3应用GPS技术进行高程测量随着我国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一些施工现场位于山区等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工程项目给高程测量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传统测量技术由于对通视条件等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无法满足施工的实际需要。而应用GPS技术则无需保持控制点间通视,可以利用卫星定位来实现对大范围、复杂地形的高程测量。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测量人员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地势特点以及测量规范要求合理确定控制点数量以及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测量的精度。同时可以利用静态定位等技术方法来完成高程测量。

    3.2.4应用GPS技术进行横纵断面测量在道路工程及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还可以应用GPS技术来进行线路横纵断面的测量。测量人员在实际测量时应首先利用GPS技术来准确测放道路中线位置,然后就可以通过GPS的动态定位技术结合绘图软件等来结合中线桩点坐标,进行所有桩点纵向断面和路线横断面的测绘了。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利用GPS测量技术测量道路、桥梁的横纵断面能够提高数据采集的时效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并且极大的减轻了测量人员外业测量工作的强度,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还有效降低了测量成本,因此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4]。

    3.3做好道路桥梁工程变形监测工作

    在道桥工程施工中,如果出现路基开裂或者梁体结构变形问题,用GPS技术进行监测就能及时发现问题,该技术能够立刻报警,从而及时解决问题,确保道桥工程的安全性。确保道桥工程检测质量,全面做好道桥工程变形监测工作,必须重视细化监测标准项目,细化监测指标,表1就是道桥工程监测项目表。此外,GPS技术能够与工程实体进行有机连接,对施工环境实施全方位测量。如果道桥工程出现了变更,就可以运用GPS技术获取相关数据以帮助工程管理人员调整施工方案。

    4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GPS技做好道桥工程测量工作,必须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优势,利用该技术精心布设测量网,努力提高测量网的进度,判断混凝土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并做好变形监测工作。

    桥梁工程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措施论文

    摘要: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道路桥梁工程是交通运输网络的基础,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我国幅员辽阔,道路桥梁的施工条件极为复杂,软土地基较为常见,其施工技术难度较大,施工过程中的不当操作极有可能转化为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因此,加强对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的研究,是人们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2【文献标识码】A【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0.075

    1道路桥梁施工期间软土地基的特点

    为了能够尽可能的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正常施工,则在实际施工之前,就要先了解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选用最佳的处理技术,将此作为前提下来全方位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正常施工。一般来讲,软土地基当中的软土性能、软土孔隙以及软土当中的含水量等特点都存有一些差异,那么在软土地基处理期间,就要依照这些特点来选用最佳的处理技术,除此之外,道路桥梁工程当中的施工单位还要全方位深度研究与分析施工图纸,将施工图纸作为主要根据对软土地基的特点做出分析,精准的掌握软土地基当中的含水量,软土孔隙情况等,如此就能够为软土地基的实际施工做好坚实的铺垫。

    2常见危害

    2.1裂缝问题

    软土地基整体土质也较软,与标准化的硬质路面存在着一定差距,同时在道路桥梁工程投入使用之后,车流量大运载力高的现实情况会增加路面的负载压力,导致裂缝问题,同时在裂缝出现后,遇到下雨下雪等特殊天气时,外界的积水会通过裂缝渗透进入地基,对于地基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

    2.2沉降问题

    沉降问题本质上与裂缝问题具有一致性,主要是指在外界积水侵蚀软土地基时,软土内部的颗粒物质也随之流走,使得原有的承载能力受到破坏,在运载量增加的情况下,产生道路沉降问题。

    3道路桥梁施工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

    3.1换填法

    换填法遇到土质异常地区的主要处理方法,是目前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措施,遵循强度指标富裕原则。施工前通过对施工地段土质含水量、孔隙率、液限指数、剪切力等进行测算和分析,确定该地段土质属于软土,制定换填方案对软土挖去换填高强度、高稳定性填充材料作为地基。换填之后的材料需要进行施压,取消材料颗粒空隙。加压方式有竖井排水法,增强土体强度。

    3.2灌浆法

    灌浆法主要适用于软土地基彻底失去承载力的施工地段。灌浆法主要是通过施工人员进行电化学和粉喷手段将水泥浆注入地基缝隙中,进而使得软土地基块与块之间形成整体,增加地基软土地基的整体性和强度指标。灌浆法施工简单,对于施工资质有限的施工队来说,只需对原来的缝隙和注入喷粉的量及时间进行严格控制,确保灌浆法顺利施工。

    3.3加筋处理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当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期间,向其中增加钢筋,再利用砂石垫层方法来保证软土地基乃至道路的承载能力,对于强度方面来看,软土层结构以及复合层结构存有不同,软土地基施工期间利用排水固结法,能够让路面变得更加光滑平整,增强道路桥梁当中软土地基的总体承载能力。在软土地基施工期间还应该集中布置土木格栅,同时检测道路的软土质地,将软土地基上面的垃圾清理干净,在铺放土工格栅期间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将捆绑、固定等施工内容做全面,让地基上表层能够铺设匀称,待铺设匀称以后要反复试验,以确保软土地基的施工品质。

    4科学把握施工要点

    4.1依照勘察结果,明确施工方案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软土地基意味着更高的施工难度,加之道路桥梁工程本身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因此,其施工处理必须依托于完善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制订需要基于前期有效的勘察工作,在勘察过程中,多数软性土壤储藏在地表底层中,很难被直接发现,这就凸显了配备专业仪器与专业勘察队伍的重要性。在完成勘察工作后,施工部门要严格依照勘察结果,初步拟定施工方案,并做好对应的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掌握软土地基的基本情况,提高其工作专注度,同时也可以提前做好对应的路基施工技术方案,避免出现处理措施不当的情况。

    4.2做好土方开挖作业

    在开挖土方地基的过程中,首先要正确选择切实有效的开挖施工方法,实施好测量放线操作,为软土地基施工中的土方开挖提供專业保障,避免其开挖质量、地基性能等受到不利影响,全面挖除软土。其次,应按照规定要求开展摊铺施工,注重推土机或平土机的科学使用,提高土方开挖施工效率,细化地基施工内容,高效地完成土方开挖作业计划,为地基的科学使用提供专业保障,避免影响其结构稳定性及道桥工程应用效果等。

    4.3做好地基夯实作业

    在开展软土地基夯实作业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该选择适合工程需要的夯实机器,将10t左右的夯锤吊到6~25m的作业高度使其自由下落,将地基进行有效冲击夯石使土层内部的缝隙能够不断结合,防止内部出现缝隙造成气体和水的溢出,使路基整体能够达到结实紧密的状态,加强路基的承载能力,使路基内部的土地能够保持更加紧凑的状态,同时保证路基的整体结实程度能够达到相关标准。

    4.4提高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确保公路软土地基施工质量,必须着重提高施工技术。目前,常用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包括钻孔灌注桩技术、碎石桩灌注浆技术、换填技术等,这三种技术各具优势。钻孔灌注桩技术主要是先用钻孔机钻孔,然后通过固定桩位和实施高压注浆来填筑路基。碎石桩灌注浆技术的施工步骤包括四步:第一,固定桩位;第二,投入碎石集料;第三,运用低压注浆法灌入水泥;第四,等水泥初凝后再进行高压注浆。换填技术即换填法,在施工过程中先挖出所有软土层,然后用碎石、砂石、灰土与矿渣进行填筑并压实。

    结束语:总而言之,社会经济的进步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着进步的关联,交通运输业的进步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前提条件,伴随近些年来交通运输业的快速进步,我国也愈来愈注重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在这些工程项目当中投入了大批量的人力成本与物力成本,然而在目前道路桥梁施工期间仍然存有一些有待处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方面,其施工品质会直接决定道路桥梁工程的总体施工效果,严重的话还会对百姓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鉴于此,本文对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做出了分析,期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带来一些帮助。

    特别声明:本站仅提供咨询服务,需用户亲自向出版商投稿且无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

    服务热线:18078928157 客服微信:18078928157 客服QQ:1475317676

    特别声明:本站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Copyright © 2019-2024 www.ufabiao.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4016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