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18078928157
  • 首页
  • 教育
  • 医学
  • 经济
  • 法学
  • 文学
  • 管理学
  • 工程学
  • 计算机
  • 哲学
  • 学校体育管理论文2200字

    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学 > 时间:2022-11-17 11:45阅读:185次

    导读:学校体育管理论文2200字应该怎么写?写作论文并非那么简单容易的,而且论文写作也都必须要有理有据才行,所以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就是不可或缺的,本论文分类为体育管理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学校体育管理论文22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学校体育管理论文2200字(一):学校体育管理体制适应体育教育功能变革的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当前时代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有所提升。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科目,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增强体魄,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本文结合体育教育管理体制展开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变革方法,以更好的促进今后体育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体育教育功能变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除了对学生的内在素质以及专业素质有所重视外,还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够进一步促进今后教育教学的开展。体育与学生的健康直接相关,因此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学校体育管理体制角度展开探究,目的在于更好的找出适应学校体育功能变革的有效方法。

    1学校体育功能变革

    体育教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此体育教学的发展应与当前时代相结合,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科目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这一阶段的学校体育有着较强的民族时代意识。随着后期的不断发展,体育科目开展的主要目的为帮助学生提升体质,更加强调了国家意志性。体育科目发展到20年代后期,进一步增强了实用主义思想,加强了对体育功能特征的重视程度,强调以人为本强身健体,在学习的同时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用运动实现自身的发展。建国以后,我国则效仿苏联体育教育观念,增强了对体育阶段性的重视程度,使得体育发展出现了单一的封闭模式。体育教学体现了社会的文化现象,也进一步展现了之前体育教育的欠缺与局限性。

    2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创新的原则

    学校要想对体育教育功能进行变革,就需要对体育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存在较多的弊端,以下问题很大程度的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第一,学校体育科目相关经费明显不足,体育科目的相关费用占学校总经费的比重较小,与学校总经费增长相比,比例较小,器材设备更新不及时,并且体育科目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于学校划拨,难以形成良性的筹措机制。第二,学校体育科目经费使用过程中资源分配不尽合理,在教学、科研以及运动队训练费用三者之间分配不恰当。第三,各高校的体育部门,管理缺乏合理性、科学性,部门内部缺乏活力,很大程度妨碍了体育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针对以上提出的問题,本文提出体育管理体制今后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2.1以教学改革指标为准绳

    学校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以培养高素质人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加强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素质教育过程中又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视,因此在对学生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三方面的内容进行不同程度的提升。体育科目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在学生学习生活中是不可替代的,体育科目的开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社交,并且有效的缓解课业压力,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可见体育教学的开展,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就需要加强素质教育过程中教育改革指导思想的一致性。

    2.2遵循教育规律和体育的功能特点

    高校在开展教育过程中,以传授知识作为根本,这一过程中应将学生作为主体地位,因此在应用高校体育管理机制过程中,不仅需要遵循学校的办学理念,还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更好的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并且加强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将教学质量作为重点,更好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

    2.3学校体育管理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随着当前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生对于学习中有关娱乐健身的内容期望越来越高,但由于一些项目为高消费的项目,而学校的相关经费又有限,因此可以建立体育俱乐部,来实现部分项目有偿性教学。

    3学校体育管理的创新思路

    3.1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教育不仅是人身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性,不断优化师生关系,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身心协调发展。

    3.2落实教学与科研并重观念

    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对科研的重视程度有所欠缺,认为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强身健体,由于观念的错误造成了难以对专业型人才进行培养,照本宣科的体育教学不能有效将体育知识进行落实,因此就需要加强体育知识与科研相结合,教学过程中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与完善,从而更好的营造出学术氛围,加强体育相关知识的创新发展。

    3.3体育教育应面向社会要求

    体育教学应将社会做为导向,满足社会要求,从而更好的对适应社会的人才进行培养,就当前体育教育现状来看,体育需求远大于体育供给,面对当前社会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需要从学校出发,以教师为中心对教学方法展开探究,加强体育教学管理,建立起面向社会的办学态度,以更好的与当前社会的发展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作者简介:陈琳(1992年2月)女,汉,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学院,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体育高等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

    学校体育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关于农村学校体育器材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

    作为体育课堂、体育活动有效开展时必不可少的保障,体育器材的存在往往能为相应的教学、活动添砖加瓦。尤其为参与运动的学生掌握技术、提升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我校所属农村经济稍欠发达地区,不过学校基本能保证体育器材的经费投入,有较充足的体育器材,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存在严重的器材浪费、管理无序等现象,加上小学生处于智力、心理发展的萌动期,给学校的体育器材管理带来许多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摸索过程,渐渐地发现器材室为何难以管理的原因,并结合自己所思所想提出解决对策,仅供参考。

    一、体育器材常规管理中存在的现象

    (一)不可忽视的器材丢失

    在学校里,体育器材的丢失是经常发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之一,体育器材的丢失通常会有两种形式:一是器材存放过程中的丢失;二是常规体育活动后的丢失。

    1.日常管理中的丢失

    对于日常管理中的丢失现象,经分析有以下几种原因:

    (1)有些体育器材的丢失,往往是管理教师没有及时做好登记,被外借使用后没有及时归还登记。

    (2)有些器材如球类器材在外借以及在归还登记时出现数目对不上,导致记录存在问题,管理与安放体育器材出现记录错误。

    (3)在器材管理中对于器材室的管理不当,器材室的门没有及时上锁,导致未经登记器材被学生或教师私自动用。

    2.相关活动后的丢失

    在相关体育活动之后的丢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常规体育教学中的器材,由于同一时间不同班级同时授课,导致在器材归还时出现乱放错放的现象。从而容易导致在后归还器材时出现丢失的现象。

    (2)学生使用体育器材不合理,出现了不正当使用致使器材损坏,最为常见的就是羽毛球球拍的损毁。此时个别学生往往因害怕承担后果而偷拿别人的器材,从而会导致在归还中出现遗失的现象。

    (3)部分学生在体育课结束之后,仍想继续进行体育活动,因此也就暂缓器材归还的时间,从而导致器材统计和清点过程中就会出现数目不清的状况。

    (二)体育器材的损坏

    损坏也是体育器材管理中最常出现的问题,造成体育器材损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体育器材的老化

    由于器材陈旧、老化,导致器材自然损坏或者不耐用。

    2.人为损坏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则是因为器材使用方法不得当出现的人为损坏,特别是小学生好动的天性,缺乏对体育器材正确使用和爱护器材的意识,导致人为损坏器材的现象频出。

    (三)体育器材摆放无序

    学校对体育器材没有合理管理措施,没有统一归放摆置的地方,导致学生无目的的归还器材,学校虽然确定了体育器材的摆放位置,但是体育教师没有对学生作出统一规范,学生没有形成规范归还器材的意识,导致学生把器材放到器材室便是归还完毕。

    二、基于学校器材室管理过程中发现的综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

    (一)加强体育器材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小学体育器材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器材损坏、丢失的责任追究机制,在器材室门口、运动场地周围张贴显眼的“保护器材,人人有责”“器材要完整,我们要健康”等提示标语,在器材室内张贴“请整齐摆放器材”的提示标语,以引起广大师生的注意。

    (二)合理安排课程,增强学生爱护体育器材的意识

    在体育课前,讲解器材安全使用和安全管理条例,力求学生对于日常体育器材的发放使用和归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尤其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器材的使用状况和学生的管理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器材的使用和安全管理,确保课程教学顺利完成。对于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如铅球等,应该经常进行检查,预防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三)明确器材管理责任到个人

    对于每一位任课教师来讲,首先建立自身体育器材管理意识是保障体育器材管理顺利进行的前提。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应指派专门的学生来负责器材的借用和发放,了解整个借还、摆放的流程,这样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器材的借还工作,从而降低了管理器材的难度。

    (四)利用班主任协助管理体育器材

    针对小学生好动、自律性缺乏、主动意识较差等特点,在器材归还过程中寻求班主任协助,通过短信或者QQ工作群的信息平台,建立各班体育器材归还机制,提醒班主任督促本班同学归还器材。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保障,正确使用器材、培养学生爱护公物意识是每一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在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珍惜爱护体育器材,坚决杜绝学生破坏公物、浪费财产现象的发生,为学校各方面可持续发展奠基。

    特别声明:本站仅提供咨询服务,需用户亲自向出版商投稿且无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

    服务热线:18078928157 客服微信:18078928157 客服QQ:1475317676

    特别声明:本站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Copyright © 2019-2024 www.ufabiao.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4016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