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18078928157
  • 首页
  • 教育
  • 医学
  • 经济
  • 法学
  • 文学
  • 管理学
  • 工程学
  • 计算机
  • 哲学
  • 智慧城市管理论文3300字

    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学 > 时间:2022-11-17 11:45阅读:110次

    导读:智慧城市管理论文3300字应该怎么写?相信在生活当中不管是毕业还是工作,基本上都是需要撰写论文的,并且也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自己,本论文分类为城市管理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智慧城市管理论文33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智慧城市管理论文3300字(一):“智慧城管”视角下苏州精细化城市管理创新发展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苏州致力于将“智慧城管”打造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满足城市形象与功能需求,服务苏州城市管理的重要载体。苏州通过经费支持、监督保障、平台对接、数据共享、网络化管理、部门联动,构建“大城管”的格局,保障“智慧城管”顺畅运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苏州“智慧城管”面临发展困境、管理困境、机制困境、技术困境、服务困境。苏州“智慧城管”需要从建构标准、管理体制、技术手段、主体要素、服务创新等层面实现创新发展。

    关键词:“智慧城管”平台;精细化城市管理;创新发展策略

    习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为适应城市发展,苏州致力于构建“城市数据大脑”建设智慧型城市,运用信息化、网络化、物联化、智能化手段实现精细化城市管理,破解特大城市治理难题,打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城市功能与形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1“智慧城管”在苏州精细化城市管理中的运行现状

    苏州市“智慧城管”作为配合苏州“城市数据大脑”建设的重要数据平台,在其前身“数字城管”标准统一、运转顺畅、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建有数据中心、应用中心、管理中心三个层级”,以“互联网+政务”的方式致力于在城市管理中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功能,在借助大数据实现精细化城市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有效的经验。

    为扎实做细做好城市管理的各项工作,运用科技信息手段保障城市运行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苏州市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手段支持和保障“智慧城管”的顺利运行:第一,经费支持和监督考核保障“智慧城管”的建设运转;第二,平台对接和数据共享实现“智慧城管”的信息采集;第三,网格化管理和部门联动实现“智慧城管”的管理效能;第四,“大城管”的格局和服务民生的理念实现“智慧城管”的提升发展。

    2“智慧城管”在苏州精细化城市管理中面临的困境

    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也使得“智慧城管”作为苏州精细化城市管理的重要平台在智慧化发展程度、信息处理的精准有效、新技术的辅助运用、平台数据对接智能水平、问题上报反馈机制以及公共服务便捷化程度方面均面临挑战,苏州“智慧城管”在精细化城市管理方面仍面临发展困境、管理困境、机制困境、技术困境、服务困境。

    其一,“智慧城管”面临的发展困境:智慧化发展程度有待提升,“智慧城管”的统一的建构模式和考核标准尚处于探索实践阶段。

    其二,“智慧城管”面临的管理困境:信息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和数据平台的智能化对接水平有待提升,增加问题处理研判成本,影响职能部门间的协同管理。

    其三,“智慧城管”面临的技术困境:新技术辅助运用能力有待提升,动态实时的监控能力部分程度上受制于技术手段的运用,影响平台效能的发挥。

    其四,“智慧城管”面临的服务困境:提供的公共服务的便捷化程度有待提升,服务功能有待开发拓展,人性化设计有待丰富完善。

    3实现苏州精细化城市管理的“智慧城管”创新发展举措

    新时代的背景、新矛盾的判断使得苏州在精细化城市管理方面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智慧城管”的创新发展需要以精细化城市管理的创新发展作为支撑,“智慧城管”要从建构标准、管理体制、技术手段、主体要素、服务创新等层面推动发展,在苏州精细化城市管理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1在建构标准层面,凝练苏州特色,定义苏州标准

    苏州的“智慧城管”在“数字城管”的基础上起步较早,具有良好的基础,苏州各区各县市都有丰富的经验。例如,昆山早在2007年被住建部列为国家第三批“数字城管”试点城市,2012年实现区镇全覆盖,2016年完成系统升级,开发了市民随手拍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吴江区2015年启动城市综合治理联动机制建设,2016年启动“322”城市综合治理工作模式,基于网格組织整合并拓展了联动平台的功能,力图实现大数据中心对于人、地、事、物、组织的全覆盖。姑苏区2016年完成平台的智慧升级,依托智能分析系统,尝试进行管理问题的自动检测报警,用采集的现场图片以事件形式自动生成工单,并于2017年启动“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力事项474项”,依托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将“智慧城管”定位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的统一大平台。苏州应凝练特色,定义标准,推动精细化城市管理更上台阶,同时推广苏州的成功经验,为精细化城市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3.2在管理体制层面,完善监督反馈机制,健全评价反馈和咨询体系

    着眼于“大城管”的格局,苏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始终坚持高位领导高位组织。苏州应在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管理与执法有机衔接的配套机制,改革和完善监督体制,探索建立监督保障机制,进一步拓展苏州市城管委的统筹和监督的实现维度,从机构设置、运行模式等角度出发,探索建立与高位领导高位组织相匹配的高位监督。在确保信息安全和独立备份的情况下,通过改革进一步畅通数据共享和信息流动渠道,进一步健全问题上报的评价反馈机制,突破职能部门壁垒,将职能部门管理的专业化标准、社会公众参与的衡量评价标准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标准通过“智慧城管”平台进一步实现协调统一,以实现多元共治、精细有效、良性互动的城市治理。

    3.3在技术手段层面,善用先进科学技术,开发平台智慧功能

    苏州要在研究城市管理数据,分析城市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借助科技优势,运用先进技术,实现“智慧城管”的升级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精细化城市管理。在持续推动技术的革新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开发现有系统平台的功能,比如进一步开发平台通过视频监控实时录像、自动抓拍、影像捕捉、数据分析、监测报警等功能实现数据的实时动态的采集,生成准确有效的工单,进行精准智能的派单。新技术开发运用的同时,还要注重通过整合包括其他渠道的信息来源、整合人在内的能动要素实现智慧化管理的目标。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注重制定技术运用的规范和标准,注重立法保障,尤其要注意关照苏州的特点,比如苏州古城、园林、生态保护等内容,将技术层面的标准纳入到苏州“智慧城管”的标准体系中,以达到科学规范、善用技术的目标。

    3.4在主体要素层面,始终聚焦以人为本,重视人的获得感

    在城市管理的各类主体中,人自始至终是最核心的要素。精细化城市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智慧城管”的发展也必须在主体要素层面始终聚焦以人为本。从管理者的角度而言,民众有着双重的身份:既是城市管理的实施者、操作者,同时也是城市管理的享有者、受益者。要从法律、制度层面保障民众收入、福利,同时注重民众在工作中获得感的提升。从外部条件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认知氛围,加强社会公众对于一线执法人员、环卫工人等工作的了解和认同,使得他们实现体面劳动,获得社会尊重。从社会公众的角度而言,要继续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掘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意蕴,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圍和良好的社会风气,让广大市民切身感受到益处。加强“智慧城管”的建设和宣传,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同时借助各类社会组织力量,加强宣传引导,探索激励机制,实现“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目标。

    3.5在服务创新层面,提供便捷互通的服务模式,拓展智能个性的服务功能

    服务创新是精细化城市的落脚点,也是“智慧城管”创新发展的落脚点。苏州“智慧城管”应更加注重服务类功能的设计开发,提供更加便捷、与其他城市服务功能互通的“友好”模式。开发智慧社区应用功能,将网格化管理功能进一步下沉到社区,实现源头管理的智慧化,将社区的医疗、养老、文化、教育、娱乐等服务功能有效整合,实现综合性的便民服务。在服务创新层面还应发挥市场作用,广泛吸引社会力量,运用社会资本参与到城市管理中。可以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拓展更加智能、个性化的服务功能。注重兼顾不同层面的社会公众的能力和需求,关注操作使用的便捷程度,运用图片扫描、场景感知等智能识别模式使得服务平台更加人性化。

    智慧城市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

    摘要:我国的城市管理和发展模式在提出“智慧城市管理”理念时就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关注的重心主要是运用智慧化、信息化和科学化的手段促使城市管理的质量得到提高。本文从大数据技术的角度分析了他在智慧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价值,在智慧城市管理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有利于指导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保障了大数据技术对于智慧城市管理工作的支持。从智慧环卫、智慧公厕、智慧园林、数字城管等方面展开了具体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应当将大数据技术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为智慧城市的规范管理和科学管理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智慧城市;管理;价值;应用

    2013年被称作“大数据元年”,至此,这项技术成为各大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大数据技术使人们能够在众多的数据信息中准确地检索、储存和处理有用的信息。在智慧城市管理中,最受政府执政者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并在智慧城市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

    一、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城市管理中的价值

    (一)为智慧城市的管理提供了决策支持

    不断迭代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加速了信息产业的发展进程,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增长。对于硬件和集成设备来说,大数据技术对存储器行业、芯片等产生了非常有益的影响,并有助于开发综合数据存储服务器。除此之外,使用大数据技术能够迅速地处理和分析数据,为政务运用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因此,在智慧城市的管理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为智慧城市的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这有利于推动我国城市政务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二)为智慧城市的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大数据技术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决策支持。这主要是因为大数据技术不仅能够存储和计算数据,还可以快速地从海量的数据信息内检索提取出最有用的数据信息,这使得相关部门能够获得最有效、最准确、最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以实现城市的智慧管理。此外,大数据技术越来越完善,因此,在智慧城市管理工作中使用大数据技术能够获取更加全面的数据信息作为参考,并为智慧城市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支持。

    二、大数据技术为智慧城市管理带来的新机遇

    在智慧城市的管理中,数据信息数量日益增加,这就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即: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数据,如何利用数学模型产生支持决策的辅助,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和评估城市的管理水平。

    大数据技术为智慧城市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第一,收集数据信息方面。成熟的传感器技术是信息渠道畅通的保障,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在工作中持续不断地收集城市管理数据,如收集环卫车辆运行轨迹、城市公厕、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公园小广场等的数据信息。通过一个统一的接口把所收集的数据信息传输到智慧城市管理大数据库中,从而全面地监测和管理城市的运行状况。第二,处理数据信息方面。鉴于城市管理数据的数量及其复杂性,大数据技术具有绝对的优势,能够及时地从大量的数据信息中检索获取有用的信息,并迅速分析和处理数据信息,将结果简单直观地展现出来,最终为管理者形成有效的统计、分析、预测及决策。因此,尽管城市的管理工作是复杂的、多变的,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保障了城市管理工作能够科学、有效、高质量地进行。第三,共享数据信息方面。大数据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是基于平台、数据类型以及數据库不受限制的思想下进行的,大数据的思想概念更加强调数据之间的共享和各部门之间的合作配合,从而有助于解决诸如数据日益复杂和城市管理部门分散等问题。第四,加工数据信息方面。大数据技术可以极大地促进管理者有效地应用相关数据,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并确保高效地完成城市管理工作。因此,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对城市管理的决策和智慧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三、大数据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化城市管理既是智慧化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概述,又是城市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它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技术,采用智能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城市,促进城市管理向时效化、科学化、合理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智慧化城市管理技术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是对城市发展方向本质性的一种描述。同时,城市大数据也是智慧城市管理的重要资产,通过各种数据库,包括网格库、人口库、车辆库等,建立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数据支撑,通过数据融合、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支撑智慧城市管理工作。

    (一)大数据技术在智慧环卫领域中的应用

    智慧环卫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划分城市道路等级、环卫网格等级,明确重要监管区域,对环卫管理所涉及的人、车、事进行全过程实时管理,提升环卫作业质量,降低环卫运营成本;对城市环卫设计规划及环卫管理模式的合理化进行数字化评估。

    1.环卫机扫覆盖率分析。结合环卫车辆北斗定位实时数据,分析每辆车辆的清扫轨迹、清扫线路、清扫次数,得出机扫清扫率及未覆盖道路信息,合理化调整车辆作业线路,提升环卫机扫率及机扫覆盖率,解决社会服务中存在高成本、质量差、经验少等难题。

    2.人工清扫覆盖分析。根据环卫人员佩戴的实时定位设备数据,对环卫人员实时轨迹监测,计算每个环卫网格内的在岗清扫人员数量,进行与标准化人员配备差异化计算,找出环卫人员未覆盖区域,对调度安排提供分析数据。

    3.垃圾清运车辆服务覆盖分析。利用城市场景大数据、垃圾中转站位置、垃圾清运车辆数量、容量等数据进行垃圾清运车辆的服务覆盖分析,保障垃圾清运车辆运输最短路径、最优路线、最少耗时。

    (二)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公厕领域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也会应用于智慧公厕领域,利用大数据分析包含城市商业、人流量、城市路网数据,实现公厕覆盖区域、周边现状分析,以达到未覆盖区域提取,对规划布点、分期任务管理、改造提升工作提供结论支撑。日常运行中,物联网设备所产生的硬件数据及业务数据,对周边人流变化、公厕气味走势、蹲位使用情况、厕内硬件损坏情况等进行科学分析,为工作人员合理化布设、硬件设施改造提供数据依据。实现公厕环境卫生及人员在岗情况的远程监控,提升公厕管理质量,实现公厕管理问题快速发现、快速响应。

    (三)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园林方面的应用

    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对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将城市绿地公园数字化、地图化,结合修建标准进行平台化展示,实现园林绿化养护中的一园一标准、一区一规范,同时应用物联网技术,对养护人员进行GPS定位,记录养护频次,做到养护频次心中有数,养护记录有图可查,有效减少管理者与实施者的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

    (四)大数据技术在数字城管领域中的应用

    城市管理大数据技术在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综合评价七步闭环流程下,加入大数据分析预警,实现问题发生早知道,早杜绝,严防控。大数据分析预警就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运用社会学、行为学相关知识对人、事件的时空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将人、事件的时空行为特征与网格城市场景特性结合,同时再结合已上报不同事件类型时空热点分析、聚类分析结果,预判责任网格内不同时段不同区位将可能发生的事件类型,从而对即将发生的事件进行预判,做到提早布防,提前研判,实现城市管理的主动性控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鉴于上述内容的分析,大数据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领域,它从数据的整合、创新协调等角度发挥其作用并能提出科学决策,从而为智慧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需要重视的是,只有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才能够因材施教,发挥出大数据技术在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的价值和作用,才能够为市民的生活、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从而推动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简介:候小娟(1984—),女,陕西华阴人,中级经济师,本科,主要从事工商管理研究。

    特别声明:本站仅提供咨询服务,需用户亲自向出版商投稿且无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

    服务热线:18078928157 客服微信:18078928157 客服QQ:1475317676

    特别声明:本站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Copyright © 2019-2024 www.ufabiao.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4016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