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18078928157
  • 首页
  • 教育
  • 医学
  • 经济
  • 法学
  • 文学
  • 管理学
  • 工程学
  • 计算机
  • 哲学
  • 关于护理部管理论文范文借鉴(共2篇)

    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学 > 时间:2022-11-17 11:45阅读:68次

    导读:护理部管理论文怎么写作?不管是哪个专业的学者,应该都是需要撰写论文的吧,但是对于第一次写作的作者来说,也总是会觉得不知道写什么好,本论文分类为护理管理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护理部管理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1篇:加强护理部门的管理在医院院感科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目的探究院感科與护理部门联合开展日常护理管理工作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纳入时间段为2017年1—12月期间,同时纳入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组,纳入时间段为2018年1—12月期间,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院感管理,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部门与院感科联合护理管理,从两组患者院感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从而对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中,共18例患者发生了院感,发生率为30.00%,实验组中,仅2例患者发生了院感,发生率为3.33%,组间院感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共46例患者对护理管理的评价结果为满意、基本满意,满意度为76.67%,实验组中,共58例患者对护理管理的评价结果为满意、基本满意,满意度为96.67%,组间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部门与院感科的联合,能够明显提高医院院感管理工作的质量,有助于降低医院的感染发生率,该联合管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部门;院感科;医院感染;满意度;医院感染发生率

    护理部门的管理质量对整个医院的护理工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作为接触患者最多的人群,其护理质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医院的医疗水平,而医院的感染预防事宜也主要由护理人员承担。据相关调查[1],大约30%~50%的院内感染和护理人员的操作有着直接的联系,为此提高护理人员的感染预防能力,规范其护理操作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故有必要加强护理部门与医院院感科的联合管理。为探究该联合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该次研究以该院收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常规院感管理模式与联合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7年1—12月收治行常规院感管理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另取该院2018年1—12月收治行护理部门与院感科联合护理管理的患者6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6~67岁,均数(44.8±6.7)岁;住院时间4~21d,均数(11.4±6.8)d。实验组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5~68岁,均数(44.9±6.5)岁;住院时间4~20d,均数(11.3±6.7)d。此次研究已获得该院研究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纳入及排除标准:①所选取的患者均已达到法定成年的年纪,且不超过70岁;②所有患者均具备完善的临床资料;③所有患者均由本人或由家属进行研究知情且同意书的签订;④排除存在精神或意识障碍,无法自行确定是否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⑤排除患有恶性肿瘤、精神病、肾衰竭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与院感控制方案,按照医院常规流程开展护理管理与院感管理工作。实验组采用护理部门与院感科联合护理管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①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对医院感染的认知,重点加强对新入职护理人员的培训,并定期邀请院感科人员进行感染专项培训与讲座,做好操作规范以及技术指导相关工作,提高其对感染预防技能的认知[2-3]。②建立责任机制,按照护理人员工作内容做好责任的划分工作,确保每位护理人员都可高效参与到感染预防工作之中,尤其对于供应室的护理人员,更应该做好责任的细化,并要求其在设备回收、清洁、灭菌、包装、下放等各个流程中都规范操作,并以签字的方式做好护理文书的几率,为事后追责奠定基础[4]。③优化当前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体系,由护理部牵头,建立护理部、护士长以及分管护士的三级管理体系,采用定期于不定期的方法对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感染预防情况进行监督,如存在问题应该及时加以纠正并做好记录,充分利用每周例会,做好对当前在感染预防上所存在问题的汇报终结,要求通过讨论给出优化意见,并在评估其可行性后将其落实于临床护理工作之中,确保护理人员可配合院感科做好感染预防工作。④做好一次性消化物品与药品等的管理工作,确保护理人员可做到“一针一患”“一套一患”,坚决杜绝重复使用的现象,对于一次性器械使用完毕后也应该及时丢弃,并按照其类别进行销毁处理[5]。同时为实现对护理人员的有效保护,为其配置锐器盒,要求其在进行穿刺或各项涉及尖锐器械的操作时,及时将废弃锐利物品丢弃,同时要求其在锐器盒装满2/3后及时倾倒。⑤加强对护理管理与感染预防工作的评价,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其建议或意见,另外加强对空气质量、消毒液质量等的监控,确保其符合医院标准,以此实现对院内感染问题的进一步控制。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其中满意度采用该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病房设施、护理人员手卫生、空气质量、消毒液使用情况等,总分设定为100分,90~100分设定为满意,80~89分设定为基本满意,80分以下设定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满意率与基本满意率之和。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在Excel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差异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发生感染2例,发生率为3.33%(2/60),对照组发生感染计18例,发生率为30.00%(18/6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08,P=0.000<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31例,基本满意27例,满意度为96.67%(58/60),对照组患者满意22例,基本满意24例,满意度为76.67%(46/6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11,P=0.000<0.05)。

    3讨论

    医院在我国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场所,但是众所周知,医院属于公共聚集场所,有着较高的人流量,并且到医院接受诊治的患者几乎都携带着各式各样的致病菌,而且院内存放着各类活体标本,在上述原因的影响下,导致医院内存在的病菌类型及数量都较多,因此极易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甚至导致患者死亡,这就对医院院感科日常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基层的医疗机构来说,缺乏足够的管理、培训和监督,是造成感染肆虐的根本原因,并且我国医疗工作者对自身的保护措施已经落后于发达国家。医院内病原菌污染现象较为普遍,而患者以及医疗废物等均为院内感染的重要传染源,如不加强控制,很容易造成院内感染,不光不利于患者康复,还容易引发严重的医患纠纷,甚至将对患者健康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另外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不到位也容易增加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针对该类问题必须做好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以及院感工作。

    通过护理部门与院感科两者的联合管理,首先可利用培训的方式提高护理人员尤其是新入职护理人员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可提高其对院感工作的认知,能够规范其日常护理行为,端正其感染预防的态度,配合由针对的培训教育,可实现对手术室、妇产科等感染高危科室院内感染的有效预防。其次,利用建立责任机制,则可通过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头上的方式,进一步端正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有助于其将感染预防工作切实落实到护理实践环节中。配合管理体系的优化,也可实现对护理与院感控制过程的持续性完善。再加上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管理,则可进一步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配合终末期消毒,可为下一位患者创造更为良好的环境。而最后,通过对感染预防工作的有效评价,则可发现当前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实现对院感工作的持续性优化,并形成良性循环。该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采用护理部门与院感科联合护理管理后,其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代表该管理方案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加强护理部门与医院院感科的联合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提高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第2篇:执行力管理联合积分考核在提升护理部管理效能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加强护士长执行力管理,提升护理部管理效能。方法:设计并使用《护士长执行力登记表》,护理部干事将护士长指令性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登记,每月汇总,并将考核情况在护士长群内进行公示,每季度通过《护士长积分考核表》中“执行力考核”项落实考核,护理部定期对执行力考核排名后3名者落实谈话,并督促整改落实持续质量改进,实现护士长执行力持续提升。结果:护士长执行力提升,护理部管理效能提升;结论:落实护士长执行力登记、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护士长积分管理,对提升护理部管理效能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执行力管理;护理管理;管理效能

    【中图分类号】R47.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2

    执行力是组织的系统性功能的反映,是实现组织宗旨、战略规划、决策目标和任务要求的根本保障,是一切组织的生命线[1]。积分制是用积分对人的能力和综合表现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目的是全方位调动人的积极性[2]。管理效能是指在实施管理活动中发挥作用的有效程度,是评价和衡量管理活动有效性的基本准则。护士长作为医院基层科室护理工作的管理者,是护理质量的直接控制者和护理人员的领头人,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3]。我院护理部高度重视护士长执行力的建设和提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编制床位1800张,设立护理单元52个,全院临床护理岗护士共981人,其中护士长共计64人,平均37.92岁±3.5岁;职称结构:高级职称21人,占32.81%;中级职称38人占59.38%;初级职称5人,占7.81%;学历结构:硕士2人,占比3.12%,本科62人,占,96.88%。

    2方法

    2.1建立《护士长执行力登记表》。制作《护士长执行力登记表》,表格首行内容为指令性任务编号、事项内容、截止时间、登记人员,表格中内容有科室名称、指令性任务落实情况反馈、追踪。护理部对指令性任务进行“时效性”管理,在规定的截止时间护理部干事对该事项的完成情况进行登记,主要记录指令性任务落实的及时性及完整性。

    2.2执行情况汇总、公示。对单个重要事项的指令性任务在规定截止时间对落实情况进行汇总并及时进行公示反馈。每月5号前,护理部干事将对上月指令性任务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并在护士长群进行公示,每季度第一个月10号前对上季度执行力登记表进行汇总。

    2.3执行力积分考核。要想提高企业管理体系的执行力,企业应具有奖罚标准和绩效标准[4]。为建立执行力建设的长效机制,在《护士长积分考核表》中增设“执行力考核”项目,考核内容为“动态追踪各项指令性任务:1次执行到位积3分/项,2次执行到位积1分/项”。护理部干事在每季度核算護士长积分时,依据标准将执行力考核情况进行相应积分或扣分。护理部依据积分考核结果对护士长落实奖惩。

    2.4持续追踪整改。对于连续3次指令性任务执行不力(执行不力:未一次执行到位)的护理管理者,护理部主任将对其进行谈话,护理部干事对该管理人员进行追踪,直到其下一次指令性任务首次执行达标率100%。

    2.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描述,使用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t检验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

    3效果

    3.1护士长执行护理部指令任务的及时率及首次合格率提升

    3.2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升

    4讨论

    4.1护士长执行护理部指令任务的及时率及首次合格率提升。

    表1结果显示,护理部进行执行力登记、公示,并将执行力与积分挂钩进行考核后,护士长执行护理部指令性任务的及时率及首次合格率得到了大幅提升。护士长是临床一线护理质量和安全的直接监控者,也是护理质量的参与者、决策者及执行者,做好护士长的考核工作,对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5],我院护理部设立《护士长执行力登记本》,对护理部下派事项进行节点管理,如护士长执行不及时或执行失当,护理部干事将落实执行力登记,每季度在相应的执行力项目内扣分,这很好地调动了护士长对护理部指令性任务执行的积极性及准确性,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4.2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升。

    表2结果显示,实施积分制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是衡量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核心指标,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已作为促进医院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工具之一[6]。护理部在落实护士长执行力登记、公示并结合积分进行考核后,护士长高度重视指令性任务落实的及时性及准确性,在院内形成了较强的执行力文化,这让很多好的便民政策及举措较好较快地传达到患者处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这对实现护理部乃至整个医院的长远规划及短期目标具有较好作用。

    特别声明:本站仅提供咨询服务,需用户亲自向出版商投稿且无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

    服务热线:18078928157 客服微信:18078928157 客服QQ:1475317676

    特别声明:本站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Copyright © 2019-2024 www.ufabiao.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4016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