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18078928157
  • 首页
  • 教育
  • 医学
  • 经济
  • 法学
  • 文学
  • 管理学
  • 工程学
  • 计算机
  • 哲学
  • 物理教育教学论文2100字

    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 > 时间:2022-12-05 17:17阅读:159次

    导读:物理教育教学论文2100字在进行写作的时候也并非一件易事,而且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也都是尤为严格的,所以很多人都会觉得写作论文太难了,本论文分类为物理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物理教育教学论文21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物理教育教学论文2100字(一):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探究论文

    【内容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要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当中实现德育的有机融入。在物理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让学生不仅仅能够掌握物理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让学生能够在物理学习当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和人格培养。所以本篇知识主要针对让德育有机融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进行相应的探究,通过明确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德育有机融入的现状分析,立足于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使当前初中物理的德育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符合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德育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基础阶段的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根基,在这个阶段,如果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规范的言行举止,那么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就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初中阶段要求相关教学工作者要着重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综合素养以及思想政治的引导,不管是从国家发展、人才发展以及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说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较强的可塑性,在这个时期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理论依据

    为什么要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者需要着重探究的课题之一,只有教师把握这些问题,才能够为初中物理教学德育渗透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也才能够明确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1.素质教育的需要

    立德树人是我国当前教育背景下的重要教育目标,而德育则是素质教育之本,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当前的教育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而贯彻教学当中的德育教育方针是相关教学工作者的重要教育任务之一,也是新学期课程改革赋予初中物理的一个新的教学目标[1]。同时初中物理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媒介,不仅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责任。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以及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从物理知识当中进行德育元素的提取,加强学生德育培养,让学生能够受到物理知识当中德育元素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实现德育教育。

    2.初中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使然

    众所周知,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而青春期恰好是叛逆的代名词。这个时期的学生渴望探索更多的未知领域,但是由于受到现实的束缚,又不能够得偿所愿。特别是在学校当中,每天都要面临着枯燥的学习,学生就会产生烦躁的心理,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看待教師、家长的所有行为都不会正眼相看,都会想方设法的和家长教师对着干。这种特点是为了能够让家长和教师重视自己、关注自己,所以在课堂上会经常做出一些失范的行为,比如搞小动作,和教师顶嘴等等。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工作很难开展下去,在这样的环境下,在科目教学中融入德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具体实践分析

    1.转变教学观念,德智并重

    德智并重的教学观念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相关教学工作者应该要立足于新时期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相关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考试分数,更要注重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德育养成,充分发挥出物理的德育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也获得较好的德育教育。所以教师要有意识的在教学课堂当中挖掘物理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实现德育和物理课堂的有机融合。只有这种教学观念的转变才能够更好的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将德育有机融入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比如在物理备课阶段教师就要认真深入的了解该节内容中所包含的德育知识,将课堂德育教学写进备课本当中,并通过具体的方法实施计划、实施方法以及实施效果的备注,在课堂当中结合有效的时机进行德育渗透[2]。

    2.立足于知识开展实践活动,实现德育渗透

    德育教育要打破课堂的限制,但是要立足于知识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当中进行德育的渗透,实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而且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还能够彰显学生的个性,解放学生的天性,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当中将自己优良的品德展现出来,从而达到巩固加深知识教学的效果。也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活动当中。

    比如在教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内容时,教师通过物理知识让学生了解当前的能源利用情况以及能源利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然后结合现代的科技和物理知识创新和研究新能源。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手摇发电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有害物质的产生,非常环保,如果将这种方式应用到工业上、生活中,能够实现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当前节约用水、用电的意识,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思想观念,实现德育教育。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立德树人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当中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实现德育的有机渗透,凸显出初中物理教学价值,促进学生的德育养成。

    物理教育教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新形势下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相关问题探析论文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已经不再固定在教材中的文字的学习,而是立足于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高中物理科目覆盖的知识面非常广泛,是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生活能力的重要教学科目,如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是各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重点,本文就新形势下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相关问题做出探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方向;教学模式

    1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方向

    毫无疑问,课堂授课是教学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创新课堂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有积极的影响。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让学生能够尽可能的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点,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1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物理课堂教学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掌握重点内容和关键问题,知识的拓展必须围绕核心知识点展开。教师通过丰富教学手段可以引导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巩固完善,加深学生对物理课程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高中物理人教版《平抛运动》的教学案例中,针对于影响平抛运动的过程,学生围绕重点内容先后提出了几个关键问题,如物体质量对平抛运动有哪些影响,初始加速度对平抛运动的距离有怎样的影响,阻力如何计算等问题。提出疑问是解决问题的开端,学生对这些关键问题的提出过程中就融入的自身对知识难点的理解和思考,通过教师的解答和释疑帮助学生找到贯通整个知识网络的钥匙。提问式的教学方式可以诱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刺激大脑记忆反射区,加深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印象。

    1.2加强学生应用能力

    物理科目的创新课堂应将“学”和“用”充分的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进行连接。丰富物理教学的课堂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体验,能够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去理解书本上知识,而不是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只能依照文字描述去想象。例如在某教学案例中,教师在教材中《光的反射和折射》授课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比如天空中的朝霞和晚霞,摄影过程中遇到的逆光和反光,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延伸到实际中去。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在物理课中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拘泥于书本和教材中的固有内容。教师利用课堂授课为学生提高良好写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在创新教学模式中通过讲解生活中物理科学现象出现的过程和原因,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的逻辑原理。

    2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课应致力于成为锻炼学生应用能力、思考能力、配合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教学平台,教师应充分发挥物理课的设立优势,引导孩子拓展知识宽度,提升文化素养,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1结合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运用不应该局限与计算机或者某一种设备的一项功能。教师应该充分学习掌信息技术设施的使用方法和功能,尽可能的开发全新的教学方式,这些新鲜的事物往往能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高中物理教材中所蕴含的拓展知识点,通过学习体验的提升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信息技术可以为物理教学实验教学带来更多可重复性和容错性的操作。在《并聯电路和串联电路》教学案例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电子仿真技术软件,做电子线路设计实验,包括线路设计错误出现的状况,例如二极管烧坏、电阻损坏、电容击穿等破坏性的实验测试。这些测试如果在现实实验中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并且电路和电子设备的损耗大,实验成本升高。但通过信息技术模拟这些实验,可以有效的降低的实验风险,节约了实验成本。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教学互动尝试更多的实验方法,利用计算机模拟电子电工实验可以反复操作,多维尝试,极大的加强了学生对实验的记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2改善授课环境

    把授课过程局限在教室中,对书本知识进行抽象化的传授式学习本身对学生的大脑记忆就是不利的,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物理教师应积极改善授课环境,给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们通过在听觉、触觉等感官上的接触的提升学习效果,而传统教育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感官,无法切实感受到物理知识的精髓。例如力的相互作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放风筝的户外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不同风筝的大小、飞行高度、放飞时的牵引力来深刻感受如风速、接触面积、接触角度等不同变量对力的影响。学生通过户外活动可以放松紧绷的大脑神经,调整学习状态,并且对户外活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对物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3结语

    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高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思考,强化教学能力,引导学生提前做好教学预习,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利用教学课堂的提高教学质量。

    特别声明:本站仅提供咨询服务,需用户亲自向出版商投稿且无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

    服务热线:18078928157 客服微信:18078928157 客服QQ:1475317676

    特别声明:本站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Copyright © 2019-2024 www.ufabiao.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4016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