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18078928157
  • 首页
  • 教育
  • 医学
  • 经济
  • 法学
  • 文学
  • 管理学
  • 工程学
  • 计算机
  • 哲学
  • 历史教育的论文2200字

    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 > 时间:2022-12-05 17:17阅读:167次

    导读:在历史教育的论文2200字撰写的过程当中,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不是那么容易的吧,而学习写好一篇优秀的论文也是大家将在生活当中使用的一项必备技能之一。本论文分类为历史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历史教育的论文22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历史教育的论文2200字(一):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还需要做好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工作,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实际教学的每个环节,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历史学科中有很多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加以利用。本文主要对如何更好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希望有助于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教育;德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76

    新课改中对历史教学提出了三个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进一步突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这三个目标中最为重要的,从侧面印证了历史教学也要做好立树人的任务。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基础的知识讲解给学生,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学,引领学生树立积极的三观。

    一、为什么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做好德育教学的渗透

    历史教学中有很多丰富且与德育相关的内容,通过历史的学习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时代变化,认清社会建设发展形势。合理地将德育教学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爱国素养,特别是随着世界格局的快速变化,社会形势也变得日益严峻,这就更需要学生具有强烈的道德素养。除此之外,历史中也有很多可以值得现代教育借鉴的地方,通过将这些知识和历史教学进行充分的融合,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提升个人的德育素养,最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情感,为以后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做好德育教学的渗透

    1.将历史作为参考,进一步宣传道德思想观念

    在新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思想进行及时的更新,要具备科学合理的历史发展观念,做好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道德观念。所以,历史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除此之外,也要积极引领学生做好对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脑海中认清学习历史的价值。有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学习是无趣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他们对待历史学习态度比较消极,教师要多和这部分学生进行谈心,积极转变他们的学习思想,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结合实际的教学来看,如在讲《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国力提升,文化繁荣”作为讨论的主题,充分结合唐太宗治理的唐朝当时发展的情况开展有效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教师也可以合理的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和“贞观之治”相关的影视片,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想。“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这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学生会想到历史中诸多爱国诗人,并且结合他们的生平事迹感受他们对国家深沉的爱意和为了治理国家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这个对历史深入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有一种代入感,在他们的发言中就流露出了个人的情感价值思想观念。

    2.有效创新升级教学方式,做好德育思想理念的渗透

    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且也可以更好地将德育教学和历史教学进行融合。所以,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及时更新升级,确保教学方式更加多样,营造出积极有效的历史学习气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充分地加入更多的辅助教学设备,改变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比如,在学习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和时间进行简单的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的历史背景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从网络中搜集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制作的设备进行展示,如纺纱机、火车等,这些新鲜事物的出现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教师也可以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现代工业形式进行综合对比,列出两者存在的差异性,在强烈的对比过程中,学生更容易养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另外,在进行对比分析的进程中,教师也要将相关的学习思想理念进行阐明,让学生认清楚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哪些正确的社会发展观念。

    3.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育

    乡土历史也是进行德育教学渗透的重要组成。结合历史课堂教学来看,学生对于自己乡土的感情很深,为家乡的英雄人物也感到无比的自豪,合理的利用好乡土历史资源,能够有效拉近学生和历史之间的距离,更好的完成对德育教学的渗透。在历史课堂中,有很多的历史文物、革命遗址等都值得学生进一步参考学习,而且教师也可以引领学生进行调查探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感受,可以更好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情感价值态度。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历史教师要做好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更新升级,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抓住德育教学的重点,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也要将德育教学渗透到历史教学的每个环节,积极引领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思想观念,这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历史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历史教育在大学生思政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华民族历来有知往鉴今的优良传统。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的重视对在校学生历史知识的普及和培养。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就已经把历史教育纳入了高校思想理论体系当中,充分的说明了历史教育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与进步,在历史教育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历史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丰富着,本文将主要针对历史教育对大学生思政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教育思政人才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DOI:

    1高校大學生历史教育现状

    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中历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但是大学生往往对思想政治课都不够重视,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忽略这门课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这门课程不是本专业的必修课程,另一方面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对历史教育一直十分的重视,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有历史课存在,学生在没有了解大学历史教育课程的时候就已经习惯性将其定位。所以对大学生的历史教育要在入学时就重视起来,让学生了解大学的历史教育与以往学习的系统历史知识有所区别。

    从另一层面来说,高校对历史教育这门课程的实践性不够重视。大学期间学生往往对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性强的课程比较重视,希望通过实践来增长自己的学习经验,这正是历史教育这门课程中缺少的。但是大部分学生针对历史教育这门课程的态度是积极的,大家都想从历史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只是缺乏多样化的学习途径。

    2历史教育在大学生思政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1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大学生从踏入大学校门开始就相当于一只脚踏入了社会,不仅需要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还需要适应社会的竞争压力和外界的各种信息冲撞。这使得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时常出现焦虑不安的状况,这种心理问题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率和成长速度。而读史使人明志这句话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历史教育可以通过历史实例让学生坚定自己的成长目标,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合理的排解外部压力,用积极的态度去把握自己发展的方向。

    2.2有助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历史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无法分割的,学习历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学生们了解并传承那些在时光变迁里熠熠生辉的人的品格和思想,对他们的成长起到警示和启发的作用。现代社会提倡世界和平,大学生在踏实稳定的社会环境里学习和成长,他们没办法直观的感受到历史那些心酸和艰难的时刻,例如抗日战争。所以只有通过历史教育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们对国家的爱护和认同感,让他们深刻的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从历史里吸取营养,有所感悟。大学生学习历史教育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确立自身的发展方向,培养自身有所欠缺的宝贵道德品质。

    人的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先于专业的知识培养,因为思想品德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了人的发展本身,它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历史教育中除了有正面的历史人物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榜样教育,还有一些特殊的反面个例,通过深入的了解可以让学生们明白善恶美丑的真正区别,从而为其建立全面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学教育本身除了要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应该培养的是有高尚情操好珍贵品德的优秀青年。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能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这句话用在今天也依旧适合,这也正是历史教育对大学生的真正意义所在。

    2.3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和发扬中国优秀革命传统

    我国在1964年的教育部联合发文中就明确了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对青年“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时代发展至今,基本的理念和任务是不变的,历史教育存在的意义就是不断的向新时代的青年传播优秀的历史文化知识,拉近那些辉煌时代与年轻人的距离。只有知来处,才能明去处,现代年轻人的生活环境安逸,如果不从历史教育入手,很难培养学生的感恩精神。只有面对挑战,将我国传统的革命文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当代年轻人进行科普,才能让年轻人成长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从而不断历练,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3历史教育在大学生思政人才培养中的具体措施

    3.1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师质量

    我国的思想政治课程经过七十年里不断的创新和改造,教育教学方法不断的更新,教师队伍也逐步的趋于专业化正规化。历史教育作为政治教育中很重要的部分,学生对它的吸收和了解大部分都要归功于课程的安排和老师的讲解,所以要想提高学生对历史教育这门课程的认同感和学习程度,就要首先从对教师的培养入手。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对思政课的安排都是同一套体系,共用同一批老师,但是对历史教育而言,它所讲授的内容又与其他思政教育不同,老师如果不够专业,那么就只能略讲皮毛,真正历史教育核心的部分很难讲透讲懂。所以术业有专攻,历史教育这门课程尽量还是选择专业对口的老师来讲授,同时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备课,需要首先加强老师对历史环境的认识,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授课过程中也尽量不要死板,多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一些历史影片和图片。对现代学生来说,学习历史知识贯穿了他们的整个学习生涯,到了大学,再延续以往死板的教材和授课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们倦怠,所以更应该选择适合大学学习的方式方法,尽量多采用实践和教材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上课体验感和实效性,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此外历史课程是一门随时在进步和发展的课程,所以高校历史教育一定要与时政相结合,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性。

    学校一定要重视对教师人才的培养,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只要教师素质提升了,自然会带动学生水平上升,教师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引导者,所以历史教育的老师要学会教授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以辩证的观点看待这个世界。

    3.2重视中国近现代史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是距离学生时间最近,联系最密切的一段历史。在高校的历史教育中,一定要对具有中国优秀党史和革命史的近现代史充分重视起来。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就将历史教育纳入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那个年代的青年人和知识分子刚刚从破败的旧时代中醒来,对中国共产党知之甚少,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开始飞速的发展。所以作为马上就要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在大学这学习的最后阶段,要对中国近现代史有充分的了解,因为这样才能够了解党史,了解近些年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才能摸到时代发展的脉搏。

    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优良传统的继承者。民族精神是将我们凝聚在一起的根本力量,所以近代史中蕴含的正是这样的精神。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党史的培训课程,对入党感兴趣的积极分子要做好培训和学习工作。在历史教育中专门开辟近现代史教育的板块,并加入一定的实践教学,让学生们参观当地具有红色文化的地方,近距离感受党史的魅力。

    3.3创新历史教育考核模式

    由于高校的历史教育课程都属于必修公共课,所以在课程结束时都有考核,但是传统的书面考核模式还是过于死板,而且不能体现学生对这些历史教育知识的真实掌握程度。可以适当的改进历史教育的考核模式,将书面试卷考核和实际相结合,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出一定的题目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发生的时政要闻结合历史对照写出自己的观点。学习历史是为了为现实生活打好基础,只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了历史教育的内涵,才能算是真正的学习和教育。历史的理论知识只有穿过岁月的影子照进现实,才算是实现了理论与现实的真正统一。

    大学是讲求学习效益和学习水平的地方,所以要摒弃单一的考核方式,尽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多角度考核。既然在学习过程中提倡学生进行教学实践,那么最后考核也要融入这一教学方法。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观察和发现自行完成结课作业和设计。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将学习到的历史教育知识运用到实际,还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将学习到的历史真正的落在实处也是高校设立历史教育这门学科的目的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这样懂历史,爱历史,明历史的青年人存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历史教育的职责所在。

    4结束语

    以古鉴今,历史是人类发展至今宝贵的百科全书。对大学生历史教育方面的培养关系到了他们的未来,真正的加强对高校历史教育的重视程度,提升教育的实效性,是对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方面。我国历史悠久,传承着中华民族优良的品质,学习历史也是在于先人对话,现代青年的生活和教育处在一个和平美好的环境里,有忧患意识和民族责任感是当代青年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对历史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夠带领青年人走的更远,走的更高。

    特别声明:本站仅提供咨询服务,需用户亲自向出版商投稿且无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

    服务热线:18078928157 客服微信:18078928157 客服QQ:1475317676

    特别声明:本站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Copyright © 2019-2024 www.ufabiao.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4016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