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18078928157
  • 首页
  • 教育
  • 医学
  • 经济
  • 法学
  • 文学
  • 管理学
  • 工程学
  • 计算机
  • 哲学
  • 有关挫折教育论文2400字

    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 > 时间:2022-12-05 17:17阅读:66次

    导读:在有关挫折教育论文2400字撰写的过程当中,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不是那么容易的吧,而学习写好一篇优秀的论文也是大家将在生活当中使用的一项必备技能之一。本论文分类为挫折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有关挫折教育论文24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挫折教育论文2400字(一):山区孩子挫折教育的“失度”与“适度”探析论文

    摘要:目前,山区的小学生大多都是留守儿童,且近几年独生子女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出现厌学、逃学、甚至离家出走的现象,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为此,如何对山区的孩子进行抗挫折教育,既能有效预防挫折教育“失度”的不良情形,又能促进“适度”挫折教育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山区小学生;抗挫折教育;“适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2-0031-01

    前言

    山区的小学生具有朴实、纯真的特点,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家长都到城市打工,导致山区留守儿童的数量与日俱增,这也导致了很多留守儿童在心理上表现出巨大的挫折感,他们常常会因为考试成绩较差、与其他学生交往障碍以及缺少父母关爱等原因进而在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还有的山区孩子即使父母陪伴在身边,但也由于其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较为偏爱,再加上农村父母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的特点,要么不知道怎么去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要么就是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教育,导致很多小学生在生活中也不知道怎么面对挫折,使其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因此,对山区小学生进行“适度”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其增强抗挫折的能力,成为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1.山区小学生挫折教育“失度”的表现

    所谓挫折教育的失度就是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没有把握好分寸,对于教育的方式掌握欠佳,导致挫折教育的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心理教育过剩以及心理教育不足两个方面。

    1.1挫折教育供给过剩。

    山区小学生挫折教育的过剩,即认为是心理教师在对其进行挫折教育时产生的效果低或者给予负效的挫折教育供给过量。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面对很多挫折,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自我调节能力,教师在实施挫折教育时,就需要充分尊重其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倘若供给过剩,过多的挫折任务会抑制小学生的能动性,使其处于从属、被支配的依附性地位,阻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1.2挫折教育供给不足。

    挫折教育供给不足意为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在小学生的抗挫折教育方面供给不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挫折教育的深入推进。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也说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久性。挫折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很多教师在实施挫折教育时都充分表现出短期化,追求立竿见影的挫折教育成效,并自认为这是自己实施挫折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很多山区心理教师对于挫折教育的意识还比较淡薄,没有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推行挫折教育,使挫折教育流于形式。

    2.促进山区小学生挫折教育“适度”实施的路径

    为了有效促进山区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教师就需要坚持“适度”的教育理念,进而掌控好挫折教育的尺度,有的放矢的进行挫折教育。

    2.1在挫折教育中始终树立“适度”教育理念。

    挫折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山区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以及战胜挫折的能力,进而使他们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心理成长,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作为心理健康教师,就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把握好挫折教育的度,使挫折教育发挥其最大的教育效果。一方面,心理健康教师需要了解导致山区小学生有挫败感的因素,进而在挫折教育中自觉践行“适度”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和完善小学生健康心理。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师还需要意识到挫折教育是为了保障和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要在挫折教育中淡化功利性,强化服务性的育人理念,使山区小学生在长期的挫折教育中完善自己的心理道德品质。

    2.2尊重小学生的特点,实施“适度”分层教学。

    山区的小学生多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严重,且很多山区孩子的家庭教育者素质不高,导致小学生受挫的因素也各不相同,基于此,心理健康教师不仅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小学生进行不同的挫折教育,而且对于同一年龄阶段且具有相同成长环境的小学生其挫折内容和情况也存在着差异性,那就要求心理健康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实施“适度”分层教学。例如,对于因学习成绩差而引起的挫败感的小学生,教师就需要通过不断鼓励和积极引导,降低因学习成绩差而给学生带来的挫败感,通过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将关注点放在自己擅长的地方,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对于因缺少父母关爱的而引起挫败感的小学生,教师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多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心,让其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同时组织班上其他同学在生活上给予他们足够的帮助,让他们能够在被关爱中逐步养成活泼性格,不再因缺少关爱而变得自卑。最后针对因父母溺爱而引起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小学生,教师就需要锻炼他们的自主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减少他们对父母的依赖。

    2.3通过“适度”引导,使山区小学生习得战胜挫折的本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行教学做合一,即认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师不仅要在日常教育中教会学生战胜挫败感,而且还要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适度”引导,使山区小学生能够学会自我教育,提升自我认识、自我调节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通过不停运动以及大声喊叫,及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或者对于与其他学生交流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通过自我暗示积极调节,战胜自己胆怯心理,提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在不断战胜自己挫败感的实践中,习得战胜挫折的本领,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品質,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总结

    对于山区小学生,除了要做好日常的教育工作外,还需要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实施“适度”的挫折教育,有效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战胜挫折的本领,树立健全的人格,为今后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层。

    有关挫折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高中篮球教学中的抗挫折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挫折是人生路上时常会遇到的挑战。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在高中教学中渗透抗挫折教育,可以强大学生的内心,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所以,在高中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主张将抗挫折教育贯穿教学的始末,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增进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文章以高中篮球教学为例,讲述了在篮球教学中渗透抗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在高中篮球教学中开展抗挫折教育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高中;篮球教学从;抗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指通过挫折情境创设和教师引导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认识挫折、增强抗挫折能力的教育。青少年是未来建设中国的主力军,在学校教育中开展抗挫折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群体的综合素质,强化德育效果。所以,如今,在学校教育中,抗挫折教育也受到了广泛关注。那么,在高中篮球教学中,抗挫折教育有何意义?如何开展抗挫折教育教育呢?

    一、高中篮球教学开展抗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和适应能力,但是,许多高中生都是在独生子女家庭长大的,从小备受家长溺爱,许多人的内心都非常脆弱。而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大,许多人都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在高中教学中开展抗挫折教育,可以增强高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让他们坦然面对挫折。因此,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在全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抗挫折教育越來越受关注。篮球是深受高中生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篮球学习、练习和比赛,都对学生的耐力、速度、技能和心理承受力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如果缺少坚强的心理素质,无法承受挫折和失败,在篮球学习和训练中,他们就无法掌握足够的知识,也无法超越自己。所以,在高中篮球教学中有必要开展抗挫折教育,让学生体验挫折,并从挫折中吸收经验教训,树立永不言败的信心,以改善学生的认知和承受能力,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战术水平,让学生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同时塑造学生的人格,为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

    二、在高中篮球教学开展抗挫折教育的对策

    (一)重视挫折教育,提高教师素养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理念,会直接影响抗挫折教育的效果,给教学带来直接影响。教师只有重视抗挫折教育,在教学中自觉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才能为抗挫折教育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促使抗挫折教育取得一定成效。因此,在高中篮球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重技能轻素质”教育的理念,正视抗挫教育的价值和必要性,积极探索抗挫教育规律,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然后,将抗挫教育渗透到篮球教学中去,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和性格实施抗挫折教育,并确保抗挫折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以培养学生抵抗抗挫的勇气和能力。

    (二)创设挫折情境,提高学生认知

    篮球是一门比较讲究技战术的体育运动,篮球技战术的学习难度也较大,由于身心还不成熟,高中生在篮球学习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消极心理和情绪。而在情绪不佳的状况下,学生对枯燥单一的教学管理模式都比较反感。新课标提倡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和组织教学。鉴于此,在高中篮球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挫折,以培养学生的挫折意识。如在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阶梯型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学习和练习。但是,由于身体素质和兴趣不同,一些学生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学习中会存在畏惧、懈怠心理,面对困难,一些人还存在逃避心理,无法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去。鉴于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篮球明星进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的视频,结合视频讲述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特点。同时结合一些体育明星的故事,讲述面对挫折,迎难而上、永不言败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循序渐进,迎难而上。这样借助抗挫折教育教育学生,可以刺激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战胜不良的情绪。

    (三)开展实战培训,锤炼学生身心

    高中阶段是学生进入高校、社会前的一个重要阶段,在高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非常必要。篮球运动对抗激烈,实战,是锤炼学生的技战术和耐心的可靠途径。因此,在高中篮球教学中,学校要顺应时代潮流,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搭建实战实训平台,为学生接受挫折教育提供平台,在实战实训中锤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高中体育教师也要巧妙借助各种资源开展实战实训,以锤炼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如在篮球高低运球教学中,教师要在篮球高低运球理论和技术教学中渗透体育道德、体育规则教育,丰富教学内容。在学生掌握高低运球技术后,教师可将学生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对抗赛,并运用比赛黑哨策略逐步增加学生比赛的难度,使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的挑战性、抗挫折的重要性。此外,在小组比赛中,教师还可以运用榜样学习策略、批评教育策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以锤炼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在学习、反思的过程中认识抽象的体育道德观念,养成体育道德意识,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抗挫折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而篮球教学在抗挫折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在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原则,有目的地开展抗挫折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为学生未来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

    特别声明:本站仅提供咨询服务,需用户亲自向出版商投稿且无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

    服务热线:18078928157 客服微信:18078928157 客服QQ:1475317676

    特别声明:本站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Copyright © 2019-2024 www.ufabiao.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4016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