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18078928157
  • 首页
  • 教育
  • 医学
  • 经济
  • 法学
  • 文学
  • 管理学
  • 工程学
  • 计算机
  • 哲学
  • 消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究论文(共2篇)

    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 > 时间:2022-11-17 00:09阅读:135次

    导读:消费经济学论文写作也是现在很多人都会撰写的,不管是毕业论文还是职称论文,论文的写作都是不可或缺的,那么消费经济学论文应该怎么写?本论文分类为经济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消费经济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1篇:基于慕课的《消费经济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传统教学模式带了新的变革,以慕课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重建了新的学习生态圈,将线上和线下进行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本文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消费经济学》课程中进行了实际运用的探索,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教学路径,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消费经济学;慕课;混合式教学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传统教学模式带了巨大的变革。21世纪以来,以慕课为代表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形式的出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通过信息化驱动教育关系的重构,重构师生关系,重构学习生态圈。MOOC在本质上是一种自主学习和在线学习(E-learning),这种单一的学习模式很难保证学习者长期保持学习兴趣,这也是MOOC学习者低完成率的主要原因,因此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加具有优势。混合式教学模式(BlendedLearning)是指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融合了线上学习(以命令学习为主)与线下学习(以综合运用为主),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翻转课堂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就必然能够解决课程中的诸多问题,因此也就值得我们去研究与实践。

    一、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消费经济学》课程中运用的优势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给《消费经济学》课程带来了新思路:MOOC主要通过微视频来讲述碎片化的知识点,学生可以自行观看视频,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还可以反复观看,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保证学生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同时MOOC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并且有论坛讨论机制来加深学习效果。学生可以灵活选用,这有助于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知识点。而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完成基本知识点的掌握,课中老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解答疑惑,有效的提升了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

    二、基于慕课的《消费经济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消费经济学》课程着眼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现代经济思维,使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对经济运行的基本思维框架,并且以实用性和操作性为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经济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分析现实中的经济现象、经济规则,能运用经济理论解决经济问题。

    (二)教学模式设计

    《消费经济学》课程混合式教学依托重庆市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教学,糅合网络教学平台和传统课堂教学各自优势,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形成了三阶段的教学模式。

    1、第一阶段:课前线上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自行登录平台观看学习视频和学习各种资源,并在网络平台完成课前学习测试。同时课前学习测试,教师可以方便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课堂学习的内容,有效的决定课堂活动的重点。

    2、第二阶段:线下课堂教师引导式学习。

    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知识点测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同时学生根據线上学习情况进行提问,教师答疑。然后教师布置小组任务,通过任务式项目式的方式来解决学生的实际运用问题。学生分组利用所学知识、网络资料等自主探究式学习,完成任务。最后开展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等活动,完成方案的修改和完善。

    3、第三阶段:课后学生创造式学习。

    课后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课后任务进行小组调研,完成小组任务,同时将任务引入到学生的创新创业中,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同时将项目报告上传至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平台,教师通过平台完成点评讨论,学生通过平台交流,最终学生完成章节测验。

    (三)教学效果

    第一、课程采用形成性考评方式,即课程的总成绩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形成。课程考评分为4个考评模块,共10项考评指标。对比教学结果,通过混合式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参与度、课程成绩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学习的学习自主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问卷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混合教学模式非常有效,愿意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80%的学生表示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从传统的等着老师讲课到自己主动的学习,寻求解决方法,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第二、通过混合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提高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度。混合式教学模式不再以单一的期末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加强了过程性的教学评价,同时在在线课程平台上,学生的学习过程,讨论情况等都会被真实记录,可追溯可还原,可以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也使得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

    第三、连通了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学习行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学习自觉性较差,混合式教学前,教师是无法掌控学生的课前学习行为的,容易造成课上课下的脱节,现在通过混合教学模式连通了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利用学生碎片化的时间完成学习,同时能够在平台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形成了立体化的学习情境。

    在基于慕课的《消费经济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中,首先将课程内容按照混合式的教学需求进行了知识点的梳理和重构,教师讲授知识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点,根据知识点的类型的认知维度进行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其次利用重庆市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进行了线上教学的探索,在线平台上学生自主学习资源,进行讨论,提出问题,进行测验。最后在课外学生还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知识的活动,最终体现为实践项目完成。这种方式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在课程中深入融合,如何提升慕课教学质量等都还是今后进一步进行探索的地方。

    作者简介:李静(1980-),女,重庆,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经济管理.

    第2篇:对《消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探讨

    摘要:实践教学是深化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当前高校《消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加强和改善其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消费经济的理解和掌握,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消费经济学的相关科学方法,也是完善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消费经济学;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0引言

    实践教学对于深化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的意义不言而喻。但是目前各高校在消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或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或放弃开设实践教学环节,从根本上影响了消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为此,高校应在改进消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和改善消费经济学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消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消费经济学》是高校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探讨微观及宏观方面的各种消费问题,揭示各类消费活动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其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等各方面都至关重要,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然而从当前各高校消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来看,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的实施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流于形式

    目前在各个高校的消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仍然在整个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课堂讲授所占比重仍然很大,实践教学被仅仅当做可有可无的对于理论教学的“补充”,对于消费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学时安排也较少。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所需成本往往较高,也使得部分高校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众所周知,实践教学实施不仅需要实物支持,还需要协调校内各种资源,有时还需要协调和联系校外单位。教学组织工作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种种因素使得高校及部分教师在进行消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避重就轻”,或走走过场,或者干脆取消实践教学,使得不少高校消费经济学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1.2专职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不足

    当前,在各个高校的消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中,专职教师较缺乏,而且教师的创新意识不足。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较为陈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1.3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虽然近年来各个高校在各个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总体而言,培养模式仍较单一,管理过死。以教学方法为例,灌输式、单向式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主流的教学方法,并被大量移植到了当前高校消费经济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实践教学完全被置于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的条条框框下,没有自由思考、积极探索的空间,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复制品,教学效果自然难以让人满意。

    2加强和改善《消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加强和改善高校《消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里高校《消费经济学》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既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其必要性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

    2.1《消费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使然

    《消费经济学》是高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主要研究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各类消费活动的内在规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同时,随着时代变迁、信息社会、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经济学也在适时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教育消费、旅游消费等等。可见,消费经济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离学生的生活非常接近,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

    2.2当前高校消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然

    目前在各个高校的消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中,传统的理论教学仍然占据着核心位置,注重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消费经济学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相关知识的灵活应用。在课程安排上,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这样不仅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深度把握。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教学效果难以让人满意。基于此,高校加强和改善消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并以此为突破口,完善相关专业的整体实践教学体系。

    3加强和改善高校消费经济学实践教学的路径探讨

    加强和改善消费经济学实践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从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加强师资建设等各个方面协同人手,共同加强和完善高校消费经济学实践教学。

    3.1制定明确可行的《消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明确科学的教学目标是高效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也是检验实践教学实效的重要尺度。在明确《消费经济学》实践教学的课程目标之前,高校及相关教师要力图摒弃以往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单一的实践能力以及对相关理论知识单纯进行验证的做法,而要以服务培养经济学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较强的消费经济学实践教学目标。从课时目标、单元目标以及学期目标以及学年目标入手,加强各个目标之间的联系及结构安排,将学生所学习到的消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同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的经济现象及经济问题的能力。

    3.2创新丰富多样的《消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形式

    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巩固课堂学习,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消费经济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手段及形式的丰富问题,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实践教学。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如下的教学形式来进行实践教学:(一)案例教学法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案例教学法采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消费经济案例,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实际生活中消费经济实例,让学生在课下通过自主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等开放式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深化对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然后再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辩论,从而增强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各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利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不同等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设计具体的教学项目,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教学项目,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培养其实践能力。(三)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社会调查。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调查。可以由教师指定课题或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或者较为热点的消费经济问题,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相关社区等进行社会调查,并完成课题的分析等环节。通过实际的课题调研,学生会收获到课堂上所没有的经验、认识等,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培养其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有裨益。

    3.3加强师资建设,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高校消费经济学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为此,高校在加强和完善消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还必须有效加强消费经济学专职实践教师的师资力量建设。一方面,高校要对消费经济学现有的任课教师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要加强对相关实验室教师的培训,在进修、培训等方面向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倾斜,同时应积极加强相关企业的合作,鼓励相关教师进入企业学习、挂职培训等,增强其进行实践教学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快引进“双师型”教师,完善和改进教师资格标准和招聘、任用标准,建立高校经济学专业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吸引高素质的综合性经济类人才来任教,充实和提高经济学类教师整体素养,从而更好地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结语

    总之,《消费经济学》作为高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加强其实践教学对于课程质量的提高,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从制定明确可行的实践教学目标、策略方案、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着手,从而使《消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能够真正落实,进而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的消费问题的能力,促进高校经济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优化。

    特别声明:本站仅提供咨询服务,需用户亲自向出版商投稿且无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

    服务热线:18078928157 客服微信:18078928157 客服QQ:1475317676

    特别声明:本站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Copyright © 2019-2024 www.ufabiao.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4016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