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论文2500字
导读:计算机网络基础论文2500字应该怎么写?我们都知道现在写作论文都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所以在写作的时候也都是会做相关的准备工作,比如说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等等,本论文分类为计算机网络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计算机网络基础论文25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网络基础论文2500字(一):浅谈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的趣味性论文
摘要:在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领域教材更新不足,学生多元化与课程发展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只有全面提高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趣味性,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
一、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趣味性不足的原因
(一)教学手段落
后教学手段落后是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不足以吸引学生的主要原因,目前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主要围绕着理论知识内容进行教学,现有的教学未能与实际很好的结合,不能把理論与学生的职业技术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这使得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过于枯燥,现有理论内容超出学生的理解范畴,学生未能有效运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当前互联网发展迅速,互联网应用领域不断出现新情况,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未能结合当前信息技术进行综合讲解,因此影响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有效性,不利于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陈旧
当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不仅计算机硬件有较大发展,而且计算机软件技术更新速度较快,这使得到计算机教学的知识内容更新的速度较快,我国中职计算机领域的教材很难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这使得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具有落后性,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教学多倾向于基本原理教学,而且教师未能把学科前沿知识引入到理论教学活动当中,所以现有的理论基础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现状,不能促进学生在现有教材指导下创新研究理论知识,因此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三)学生水平不同
中职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是不同的,学生的兴趣点也有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在中职学生来源广泛的前提下,这使得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难度有所增加,教师在课堂上安排的教学内容通常只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有些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内容对于某些学生来说过于简单,有部分学生又感觉较为深奥。学生层次的差异性问题与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原因,使得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难以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无法促进所有学生深入融入到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活动。
二、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改革原则
(一)创新教学方式原则
为了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趣味性,应当创新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方法,注重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知识需求,要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生动性、情感性与真实性的学习活动当中。首先,合理的设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大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与研究相关理论知识的能力,能够在实际问题背景下引导学生在网络硬件、无线局域网构建、家庭简易网组装工作背景下提高学生钻研问题的能力。其次,能够把游戏、比赛、创新创业项目等融入课堂教学活动,切实在职业化背景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知识。
(二)注重从学生需求出发
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趣味性,还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目标下,进一步促进学生在兴趣引导下主动掌握大量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着力把创新学习、协作学习与启发式教学融入到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实践活动当中。首先,增加实践互动教学的比重,以师生论坛等新型方式实现课上课下教学的互动,切实满足学生在自主环境下的学习需求。其次,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解决学生的问题,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促进学生切实解决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面临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围绕着自主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钻研,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趣味性。
三、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优化策略
(一)优化趣味性教学内容
为了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趣味性,应当从现有教材出发,在重新组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提高课程的趣味性。首先,选择优化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模块,在讲解必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围绕着学生的职业实践需求,企业对学生的相应技术要求,以及未来学生从事工作的真实环境,编制计算机网络基础基本概念,设备和局域网技术,以及因特网技术,网络安全等几个课程模块。其次,围绕着组织一个简单的局域网,以及介绍网络组建的标准,让学生在职业性情境中熟悉相关的网络设备,并且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相关实践活动。
(二)创新趣味性教学手段
创新应用趣味性教学手段对提高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价值,教师应当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逐步的把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引入到课程中来。首先,探讨使用项目教学法,切实在学生小组合作,项目任务探究的主导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实验性的解决网络建设问题。其次,发挥微课与翻转课堂等新教学技术的作用,围绕着学生预习、复习和课堂教学启发等关键环节开发体系化的计算机微课程,着力解决文件传输服务,网络论坛、网上即时通信等问题,并且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集中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第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课程,让学在充分的观察中实践相关理论知识,并且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有效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当中。
(三)发挥现代教学技术作用
在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中职院校可以利用各种软件模拟计算机网络建设的环境与问题,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运用CAI软件提高课堂的丰富性与趣味性。首先,可以给学生搭建一个探讨计算机网络基础问题的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创新与分享一些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学习经验,并且汇总学生的问题。其次,在自主学习平台上传一些行业前沿资料,同时与学生保持在线互动,主动由相关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第三,还要在自主学习平台引入趣味性的慕课教学内容,例如,形象化的运用高速公路理论讲解带宽、FDM和TDM等相关的概念。
四、结论
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趣味性,要丰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内容,优化相关教学活动环节,在满足学生全面成长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方法,提高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有效性。
计算机网络基础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费曼学习法应用于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的教学技巧初探论文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中职网络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理论知识较多,而且概念比较晦涩抽象,课堂上教师如果照本宣张的授课,学生难以理解,容易造成学生对这门专业的兴趣减弱,教师教学上也力不从心,所以网络技术的教学历来是我们中职网络技术教师的难点。如何打破这个僵局,这两年,我们尝试着应用费曼学习法来进行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将对费曼学习法应用于网络技术基础教学的原理及步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费曼学习法;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类比;以教代学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6-0122-02
费曼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他提到过经常会纠结于一些高深的研究论文。如何破局呢?他的办法就是,仔细阅读这篇论文的相关材料,对涉及的基础知识进行理解和补充,然后用通俗的语言进行概括,直至掌握论文的精髓。
“如果你不能简单地解释一件事,那你就还没有弄懂它”,费曼将这个道理变成一套方法,核心是学习的过程中,假想你面前有一个和你一样的外行人,你得现学现卖,而且只能用他能懂的语言去解释。
中职网络技术基础是网络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涉及很多概念,传统的教学,往往要用一些术语去解释概念,而对于中职生而言,他们对这个术语的本身,包括术语与术语间的关系,理解是含糊的。
比如在讲解“TCP”功能的时候,教师如果仅仅用教材上“该协议提供面向可靠数据传输服务,它通过提供校验位,为每个字节分配序列号,提供确认与重传机制,确保数据可靠传输”这样的描述去解释“TCP”,显然学生是难以理解的。
如何解决教学中的瓶颈现象,教师就要先抛开教材的专业语言描述,而寻找一种更贴近于生活的例子来对这个概念进行讲述,同时让学生能听懂这样的描述,真正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这就是应用费曼学习法的前提——类比。
费曼学习法的核心就是采用了“输出式学习”的原理,就是将一个概念流利地说出来。通过变换知识的表述形式,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通过别的事物来进行类比,要让一个外行人都能完全听懂。
费曼学习法的技巧包括四个步骤:概念类比、以教代学、查漏补缺、简化语言。
这两年,我们应用费曼学习法在网络技术基础的理论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以费曼学习法的四个步骤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概念类比
类比是费曼学习法应用的前提,它是通过寻找已有经验与抽象事物的共同点或相似点,应用已有经验的相关知识嫁接到抽象事物上,从而对抽象事物做出假定性说明的推理方法。
TCP/IP分层体系结构历来是网络技术基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理论抽象,概念多,历来是教师教学头疼的地方,如果按照教材上的解释来授课,往往学生不好理解,教师上得也辛苦。因此我们根据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按照学生能理解的经验来接受,把TCP/IP体系各层的功能进行类比解释,让师生走出教与学的困境。
教学案例:如何借用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来类比TCP/IP各层的工作原理。
想象有这么一个场景,居住在北京的小明想给自己居住在广州的朋友小红写信。小明写好了,然后把信给自己的妈妈。这里信的内容就可以类比成应用层的内容,小明就类比应用层。
妈妈拿到信,帮小明把信用信封装好,然后信封上写上,from小明to小红,然后把信交给邮递员。这里妈妈就类比传输层。
邮递员拿到信,查到小红的住址,然后把信放到一个包裹里面,在上面写上from北京to广州,然后把信交给物流。这里邮递员就可以假定为网络层。
物流拿到包裹,把包裹分发到开往广州的火车上,这里物流就类比数据链路层,火车就是数据包内容。
这就是费曼学习法的概念类比,按照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来重构一个概念。经过这种教学尝试的实践,学生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述,把枯燥晦涩的网络原理用生活现象来描述,学生马上就能理解TCP/IP的各层协议的含义。
2以教代学
费曼学习法核心就是“以教代学”,这个“教学”不是再让老师来教学了,而是让学生当老师,让学生来“讲课”,讲给老师听,讲给同学听。培养学生应用类比的语言来解说,并且尽量去掉书籍和阅读材料中已有的词汇,完全用自己的话来解读。
教师要创造一个场景,在这个场景中将学生要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讲授给别人。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不清楚,讲不明白,自己也模棱两可等,那就说明这些知识点并没有熟练掌握。尝试“教学”的目的就是发现薄弱点。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利用课堂环境,鼓励学生上台当“老师”,用简洁的语言利用生活的常识来描述所学的知识点。
其实不仅在课堂环境,平时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教学”练习,启发学生的联想,比如如何理解可靠传输(TCP)和不可靠传输(UDP)两种服务,可以启迪学生用快递员送邮件签收或没签收的情况、打电话和发短信的区别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传授给同学,同时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写出来,作为作业上交,教师通过检查作业,就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3纠错学习
学生在第二步“教学”中遇到了问题,那么就需要进入第三步“纠错学习”。纠错学习就是强化、巩固和加深知识。通过反复查询资料、再学习、强化记忆,然后再重复第二步的“教学”进行验证,直到可以顺利地描述出相应的知识。
網络技术概念的学习关键在于理解,所以学生在“教学”中如果遇到问题,就需要反复思考、学习,争取做到“自圆其说”,同时同学在相互“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发现对方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从而相互促进。
在实际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纠错学习”的能力。比如在描述TCP协议的三次握手,很多学生不太理解,什么叫作三次握手,描述往往会出现错误、偏差,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提交的描述,找出最佳的类比方案,比如有的学生这样描述:
甲方(发送方):喂,听得到吗?乙方(接收方):听得到,你听得到我吗?甲方:听到了,我们可以说话了。经过三次对话之后,甲方就开始向乙方说正事。
这说明了这个学生已经理解了三次握手的机制了,教师在课堂上让这个学生“教”给同学们,那么原来理解有偏差的学生一下子就能明白了,原来这就是三次握手,和实际生活的场景一样的,设计三次握手的目的就是计算机网络要满足“在不可靠信道上可靠地传输信息”这个需求。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通过纠错学习,学生经过反复“教学”,对网络技术概念的理解将会十分深刻,这就是“高质量的传授代替了死记硬背”。
4简化语言
费曼学习法的第四步就是简化语言,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提炼、精简,去掉多余的信息,简化到就是通过最简单的类比语言,让一个非专业的人一听就能懂,夸张点就是小孩子也能听得懂。
比如解释TCP连接断开过程的四次挥手,经过类比,学生的“教学”,以及纠错这三个环节,真正理解了这个概念,就可以尝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了。那么四次挥手的描述就可以这样简化:小明对小红说:“我没事儿了”,小红回复“我知道了”,然后小红对小明再说“我也没事儿了”,小明说“我知道了”。四个过程:小明—>小红、小红—>小明、小红—>小明、小明—>小红,就是四次挥手。
用这种方式来表述,言简意赅,听的人也就很快理解了四次挥手的含义。为了检验学习效果,我们曾经让信息专业的学生向非信息专业学生讲解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机制,非信息专业的学生一听就明白了,说明了费曼学习法在解决概念性的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费曼学习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用最平常的事情、最简洁的话来表述知识,从而先避开晦涩的术语,另辟蹊径让学生掌握网络技术的原理。
5结束语
经过这两年的教学尝试,费曼学习法在网络技术基础的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首先教师要接受和应用这种费曼学习法,要充分备课,查阅大量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掌握类比的技巧。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使用费曼学习法的习惯,鼓励学生多想、多说,而不是死记硬背,费曼学习法也是一种快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对终身学习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逐漸有意识地将这种学习法应用于其它学科,并且取得很好的成效,这也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期待的。
-
随机阅读
- 1计算机维护论文2400字
- 2物联网工程论文2800字
- 3网络工程导论论文2100字
- 4计算机犯罪论文4500字
- 5安全信息化论文2200字
- 6大学计算机系论文3400字
- 7计算机微软论文3100字
- 8安卓软件开发论文2200字
- 9软件工程学论文3900字
- 10数字多媒体技术论文3300字
服务热线:18078928157 客服微信:18078928157 客服QQ:1475317676
特别声明:本站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