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18078928157
  • 首页
  • 教育
  • 医学
  • 经济
  • 法学
  • 文学
  • 管理学
  • 工程学
  • 计算机
  • 哲学
  • 计算机微软论文3100字

    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计算机 > 时间:2022-11-17 11:51阅读:130次

    导读:计算机微软论文3100如何写?相信对于恩多第一次写作论文的作者来说,总是会觉特别的迷茫无措的,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写比较好,本论文分类为计算机微软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计算机微软论文3100范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微软论文3100字(一):基于IC3微软认证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为了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对人才的职业需求相适应,本文阐述了将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与微软IC3国际认证相结合的必要性,论述了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引入IC3模块化教学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IC3;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3.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3)01-0280-02

    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人才培养的目标越来越高,尤其是高职教育担负着企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是课程改革[1]。课程改革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效果。计算机应用技能是现代人必备的重要技能之一,然而大部分应用体现在日常办公技能方面。根据Microsoft公司一项针对全世界企业实施办公应用技术能力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一般工作者对办公软件的实际运用程度只达到20%-25%[2]。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更新,需要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利用计算机解决更多地实际问题。因此,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需要与时俱进,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

    2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

    随着信息化进程地逐步加深,对人才能力的要求是越来越多。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企业需要的综合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因此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始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由于入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存在差异,学习能力又不强,同时教学内容及硬件设施不断更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不同情况:学生计算机水平存差异;学生学习无积极性等。因此,学生希望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掌握更多计算机技能,同时在岗位需求多样化的今天获得更多含金量高及通用性强的一些证书。

    3课程改革基本思路

    目前,高职院校是要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由于计算机应用课程需要更加体现出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因而课程内容要有前瞻性,教学方式与手段要不断完善。不仅让学生收获知识,更要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引入IC3模式可以深化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IC3具体指的是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国际认证,是目前很多发达国家流行的计算机基础能力的权威认证标准。具体内容共分为:计算机概论、常用应用软件、网络应用与安全。IC3获得世界60多个国家的认可,有大量的国际性机构对此认证给予支持。例如通过该认证考试的学生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来申请免修美国大学的部分学分,甚至成为升入大学的敲门砖。为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学历教育应与职业培训紧密结合。在传统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多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的训练只是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从本质上远离了高职教育的初衷。实践证明,认证考试不仅完善了课程教学的考核体系,同时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其动手实践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4.1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能力训练为辅的模式。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确定应按照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特点,更应时刻与国际先进的信息化标准相接轨。因此,引入IC3认证作为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势在必行的。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将实际工作问题转化为具有教育价值的学习任务,可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来划分相应等级,具体实施过程也可由分层教学等方式来实现。

    4.2教学方式:以往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程改革后,课程设计过程中应更加注重的行动知识包括小型项目管理能力,例如不同工作项目的演示文稿策划制作等。应打破原有的以知识储备为主的学科体系,重新构建基于知识应用的行动体系架构课程,将实际工作问题凝练为实际工作情景,并以此为学习任务,让学生作为主体并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

    4.3学习方式:目前,学生学习是以课堂为主的,然而课后自主学习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课程改革后可以依托“在线辅助教学与管理平台”这个载体,通过学习平台的帮助,学生都可以利用网络在线自主学习。每次学习时学生采用独自的帐号上网练习,同时系统提示错误信息及相关知识的演示,让学生能更牢固的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教师具有管理权限,可以可随时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全班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以便进行教学调整。

    4.4考核方式:单一的考核方式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教学要求,不仅教师感到压力众多,同时学生也是疲于应付,收获甚少。课程改革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融入信息化考核标准中,将现有的课程进行优化与整改。引入IC3认证学习后,可以让学生参加IC3认证考试作为阶段性考核或是期末考核,完善现有的考核体系。IC3采用网上考试,IC3考题完全围绕着能力图表[3],标准统一。考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考试是上机考试,考试的类型丰富,所有类型的题目全部是在线完成。考试注重对应用能力的考核,且很大比重的考题都涉及实际应用。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利用认证平台来辅助教学,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

    5教学评估

    引入IC3认证学习后,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技能,适合高职院校的国际化进程。通过课程优化,让学生参加计算机基础综合能力认证,不是实现了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还具备了适合企业需求的技能证书,提升了学生职业的竞争力。课程改革将原有课程体系划分为若干个技能训练模块,实行弹性的课程教学方式,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工学结合特点。课程体系设置突出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密切结合,使学生触类旁通,将提高能力和满足个性化需求密切结合,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竞争优势[2]。

    6结论与思考

    6.1结论:本研究以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为核心,以IC3认证为平台,以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通过引入IC3在线辅助教学与管理平台极大地拓展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能使教学方法、教材手段以及考试改革方面更加完善。保证学生在现有的教学时数内学到大量的实用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并能够取得IC3认证证书,从而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基于IC3认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可有效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资源。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计算机知识,并渗透到企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具体要求中。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相应的课程结构也应该符合其职业特点,IC3认证恰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使计算机基础课程更加适应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信息素养的需求。

    6.2思考:基于综合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改革研究是有其实际意义的,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化的综合研究课题,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对于后续研究的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应该整合计算机课程现有的知识体系,选择面向实际应用的学习任务,突出其实践性、创新性及可扩展性;二是在课程设计中,将IC3认证的课程规划和多元化技能培养目标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提升。考核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因此,考核内容应围绕教学目标、能力要求,真正落实到对实际应用能力的检查上。

    总之,多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将起到促进作用,并使我国的职业教育更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4]。

    计算机微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施密特再度打造网络计算机谷歌操作系统难撼微软根基论文

    作为当前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对冤家,谷歌Chrome操作系统可以说成是对微软产品的一种颠覆,埃里克·施密特也企图借此实现二十年来的夙愿

    谷歌推出Chrome桌面操作系统,目的就是希望它能撼动微软“软件帝国”的根基。

    日前,谷歌公司首次展示了运行免费Chrome操作系统的笔记本样机,正式进军微软公司及苹果公司联合主导了多年的PC操作系统领域。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也明确表示,Chrome操作系统将提供除Windows、苹果MacOS之外的第三种选择。他希望,ChromeOS能够发展成为能与微软Windows和苹果Mac电脑齐名的标志性产品,并使谷歌在云计算领域走得更远。谷歌产品管理副总裁桑达·皮采则在当日举行的媒体发布会上介绍说,Chrome操作系统的最大特点是“一切只为网络”,它突出了网络浏览及应用功能,“我们给用户的东西除了网络没有别的。”Chrome本是谷歌于2008年推出的网络浏览器,以此为基础,谷歌开发出了Chrome操作系统。

    与发布Chrome操作系统样机相呼应,谷歌在同一日还推出了外界期待已久的Chrome网络商店,并公布Chrome浏览器共有1.2亿用户,比六个月前增加了7000万。不过,网络应用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Chrome仍落后于微软的IE浏览器和Mozilla的火狐,位列第三。

    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Jefferies的分析师约瑟夫·斯卡利撰写评论称:谷歌希望凭“三位一体”——Chrome操作系统、Chrome浏览器、Chrome网络应用商店来吸引用户,并将其数据存储在谷歌的远端云计算平台上。

    撼动“软件帝国”

    目前,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控制着逾90%的PC市场。凭此,以及以Windows为中心的软件产业链的形成,微软在桌面软件领域称雄已20多年。

    市场研究公司创意策略的总裁提姆·巴贾林预测,电脑生产厂商为使用微软操作系统支付的费用是每台45-75美元。而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PC的出货量超过3.5亿台,2011年PC的出货量将达到4.1亿台。

    上个世纪,开源操作系统Linux曾一度来势汹汹,试图解构“软件帝国”的版图。由于缺少下游软件生产商的支持,Linux最终败兴而归。虽然它仍然活跃在PC界,终归未形成气候。

    和开源产品相比,谷歌方面显得对自己的产品颇有底气。埃里克·施密特表示,ChromeOS是谷歌基于网络连接的可靠性,以及无光驱移动设备的特点,为上网本量身定做的操作系统。以往配备微软Windows或苹果Mac系统的电脑运行,都需要在电脑本地硬盘上安装应用软件,谷歌则试图让Chrome操作系统电脑,在Chrome浏览器上就能使用网络应用程序。所有应用程序都存在于浏览器内,这对于提高安全性能大有裨益。

    谷歌原计划在2010年的传统圣诞购物季,面向市场推出采用ChromeOS的电脑设备,但这个想法最终被延迟到今年上市,首批设备由宏碁和三星代工。为了保证用户方便与网络连接,谷歌与美国无线运营商Verizon合作,为用户推出免费的无线网络连接,允许用户在两年时间内每月使用100兆数据流量。

    有分析师认为,一旦ChromeOS计算机受到用户的欢迎,将使谷歌互联网业务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9年,微软成功地发布了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7,并在全球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但该产品主要改进的是用户的桌面体验,对互联网功能的强化工作还不够。谷歌方面分析后认为,自己的互联网业务实力越强,微软在该业务领域内挑战谷歌的难度就越大。

    网络计算机

    将应用软件、数据储存在“云端”,这个创意理念并不算新颖。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它的雏形便已形成。

    当时,网络计算机的概念风行一时。按照当时的设想,一台网络计算机由几个简单的部分组成:计算机、处理器、宽带。只要让计算机接上宽带,用户便可以获得相关的服务。甲骨文的CEO拉里·埃里森在当时就是推动这一概念的积极人士之一。

    1995年,埃里森就开始讨论网络计算机,并称,花500美元就能摆脱微软的控制。“PC是一台荒谬可笑的设备,用户真正需要的设备是,只需要连上网络就获得电子计算能力、存储数据。”

    甲骨文为此专门特设了网络计算机部门,然而,这个部门没有实现盈利的预期,反而亏损了1.75亿美元。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网络计算没有得到进一步推广,但网络计算机的概念深深地吸引了硅谷的大亨,他们不断地实践这一理念。而最沉醉其中的是时任Sun首席技术官的埃里克·施密特。

    1998年,对网络计算机的热度逐渐褪去。施密特和他的Sun团队没有因此放弃,他们重新回到实验室,研发出了另一款新的网络商业设备。Sun把它命名为SunRay。与其他消费类计算机不同,这款计算机的定位是企业用户,并标榜为不用花钱的机器。客户不需要高昂的存储器,只需处理器和宽带即可。

    刚开始它招揽了一些用户,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分析认为,它失败的原因是条件不成熟:与PC相比,这款设备的价格相对太高;接入宽带的费用很贵,网速也不理想。即便有软件和体验的优势,也不会成为客户接受它的全部理由。

    在谷歌ChromeOS样机发布会上,埃里克·施密特坦承:“在最基本的问题上我们判断正确,但是我们在当时没有理解到问题的复杂性。不过随着网络变得更快,相应的零件变得更便宜……以网络为基础的系统的概念在进化,由于安全性和速度,Chrome最终打破了基础架构之间的屏障,它最终有可能在浏览器的平台上建立功能很强的应用。”

    据悉,目前参加Chrome操作系统设备测试的用户包括美国安全部、美国航空、洲际酒店集团,和其他的零售商等。如今,曾让“网络计算机”难产的因素都已不是问题,但ChromeOS能否成为谷歌撬动微软的那个支点,业界分析师对此持谨慎态度。

    不会一蹴而就

    市场调研公司IDC分析师AlHilwa表示,企业将会针对ChromeOS的适应性向谷歌提出种种问题,而谷歌也必须逐一给出答案。市场还会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疑问,而在目前按需定制软件的大环境下,这些问题容易被各个公司的首席信息官们所忽视。

    Hilwa进一步解释称:“把数据、应用程序和知识产权统统存储在云计算平台上到底意味着什么,很多大公司至今还对这一概念模棱两可。”

    盈利模式不明,市场定位模糊也是Chrome系统面临的推广挑战。《商业周刊》撰文指出,从外部来讲,开发者和潜在客户对ChromeOS的目标不甚明晰,而从谷歌内部来看,ChromeOS在其产品线中的地位也很难界定。当然,企业客户和消费客户都是PC的消费群,但网络计算机(即云计算终端)目前看来可能只对企业IT经理具有吸引力。从谷歌目前的网络商店来看,基本是清一色的消费应用产品。谷歌展示的应用主要来自一些传媒公司(纽约时报集团、艺电公司和亚马逊等)。

    与此同时,谷歌本身曾多次表示,Android将是其最主要的平板电脑操作系统,这样使得ChromeOS的角色更加模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十分黯淡。

    Jefferies的分析师斯卡利认为:“在目前由微软主导的家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市场,对ChromeOS到底能有多大表现进行预测为时尚早。”

    Gartner分析师维特·安德鲁认为,谷歌确实想撼动微软“软件帝国”的根基,但它现在才迈出第一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特别声明:本站仅提供咨询服务,需用户亲自向出版商投稿且无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

    服务热线:18078928157 客服微信:18078928157 客服QQ:1475317676

    特别声明:本站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Copyright © 2019-2024 www.ufabiao.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4016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