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的保养及质量控制论文(共2篇)
导读:放射科医学论文要如何写?现在写作论文已经愈发的普遍了,很多人都是会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所以对论文的写作也都是尤其的重视,本论文分类为放射科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关于放射科医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1篇: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的保养及质量控制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医疗水平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医学影像设备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当中,随着设备以及数字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对医学影像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重点维护和保养医学影像设备,以促进设备长时间稳定运行。在维护和保养的过程中,及早发现问题,并加强对设备维护的重视程度,将多种维护和保养方法落实,在节约维护费用以及保养费用的同时,推动放射科仪器保养规范化,利于放射科可持续性发展。
一、评价现阶段医学影像设备维护管理状况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医院有些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和操作医学影像设备,并且对影像设备操作规程熟练掌握,但是在维护方面存在一定不足,缺乏对日常维护以及保养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有些工作人员甚至认为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就是保证机房内干净整洁[2],其认为该工作属于保养以及维护人员的工作,而不是自身工作,导致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不及时,最终对设备的稳定性和最佳状态造成影响。
二、优化保养和维护影像设备工作
(一)维护影像设备的电源。X射线在对系统工作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独立电源箱,独立的电源接头,与此同时,合理维护单一配置的稳压供电系统,在开启设备控制系统的过程中,首先应对稳压电源输入表进行检查,以保证运行设备以及仪器电压数值的准确和可靠。CT机、多功能数字造影系统以及数字X线摄影机等工作电压均为380V,通常情况下,专线供电X射线机以及透视机等乳腺摄影机工作电压是220V。
(二)维护影像设备使用环境。确保操作机房干净、整洁,特别是将通风防尘工作做好,将室内温度控制在大约22-25℃,湿度调整为大约60%。与此同时,定期对设备间的连接状况进行检查,保证工作设备可以进行正常工作,在应用仪器设备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按照正确的开机和关机顺序进行操作,在控制室悬挂开关机流程,以严格规范操作步骤,保证医学影像设备正常运行。
(三)维护影像设备清洁、定期组织检查中停电的应急演练。在检查设备仪器的过程中,观察工作台及设备,保证影像设备正常使用,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一旦出现异常事件,应立即进行处理,并将安全隐患排除。例如患者血渍或者呕吐物,上述物质均可能损伤设备仪器,因此需要立即清理,防止对仪器表面和内部造成损害[3],在对表盘进行清洁的过程中,应采用专门的清洗剂或者清水,严禁采用腐蚀性或者溶解性消毒剂。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如检查中停电等,并经常开展演练,严防设备故障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四)记录影像设备的维护。影像设备操作人员在结束每日工作之前,均需要对影像设备以及机房进行清扫,消毒。定期对设备运行状况以及设备使用状况进行检查,并以《设备维护及保养制度》为依据,将保养记录以及影像设备检查状况记录做好,以便在检查的过程中,可以提供有效数据。对于某种临近使用寿命的影像设备、附属配件,应及早保养或者更换,并向相关部门或者人员反馈,以便及早进行处理,防患于未然,保证影像设备可以正常运行。
三、控制影像设备管理工作质量的方法
(一)增强工作人员设备维护管理意识。1.日常维护保养。日常维护保养又被称为例行保养,放射科工作人员应每天定时清洁设备,按使用要求修正设备参数,该项工作由每日值班人员完成,除了清洁设备,还需要加固松动的零部件,与此同时,对仪器运转参数进行检查,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仪器可以正常运行,次日交接班时作为内容之一完成交接班,并记录。2.提升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对于放射科工作人员来讲,在工作过程中,首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知识,从整体上保养和维护相关设备[4]。3.加强培训力度,促进操作能力的提升。對于刚入职的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能够对日常维护、保养内容以及设备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全面了解;经常开展“三基”培训、经常组织技术操作规范等培训并考核。并将各项责任制度落实,建立健全科内绩效考核,并根据工作需要完善绩效考核,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医学影像设备最大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二)加强医德医风学习,提升工作人员责任心。加强医德医风学习,提升放射科工作人员责任心、努力为人民健康服好务的意识。医德医风要求提供医疗服务的人具有良好的道德和工作作风,也是指导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患者、医务人员与社会的行为规范。医德医风起码要求是职业道德,尊重患者、对患者负责,医疗行为自始至终认真、规范。
(三)加强对设备和仪器保养的重视程度。经常开展科内《仪器保养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学习,并严格落实执行。定期按照科内安装设备情况,及时修订相关工作制度。每天保护机房和机器清洁,检查机器各种按钮,开关及螺丝是否稳定,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记录并联系检修。设备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由组长安排定期维护。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维护和保养的过程中,加强对设备维护的重视程度,早发现问题,将多种维护和保养方法落实,在节约维护费用以及保养费用的同时,规范仪器保养方法,确保医院可持续性发展。医学影像设备在放射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需要每位工作人员一起努力,定期维护和保养医学设备,避免影响影像设备成像质量,因此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医学影像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第2篇: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的防护及安全
【摘要】医学影像设备是医学诊断的重要手段,医学影像技术是反映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医学影像包括超声成像、X射线成像、磁共振成像、放射性元素成像、热成像、光学成像等。这些成像技术和设备各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探讨X射线影像设备的安全及防护。
【关键词】医学影像设备;防护;安全
【中国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96-01
1引言
X射线机的高压部分早期使用感应线圈供电,裸高压线、裸X射线管方式。1910年发展为工频升压真空管高压整流方式。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自动控制、程序控制技术应用到X射线机,大型X射线机变得十分复杂、庞大,但总体上仍属于电工元器件产品。1982年,采用逆变方式的X射线高压发生装置实用化,逆变频率不断提高,加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X射线高压发生系统进入完全电子产品时代,系统经历了由繁到简、脱胎换骨的进化。1961年隔室操作多功能检查床出现,20世纪70年代后得到广泛应用,胃肠透视检查进入遥控时代。由于x线电视的使用,X-TV透视已成为基本的诊断手段;电影技术也被引入X射线领域,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动态器官检查的影像记录手段成为心血管专用机的主要记录方式[1]。
2X射线影像设备的防护目的及原则
2.1X射线机的防护:X射线机及机房的设计均须考虑防护措施,既要保证安全使用,使接受X射线剂量限定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不会造成身体损害,也不要采取过当的防护措施,造成浪费。
1)X射线影像设备以防X射线漏出X射线管管壳和防电击,X射线管的窗口处应根据设备的检查目的不同,放置1.5~3.0mm厚的铝片,过滤自靶面发出的能量低、波长长的原发(初始)X射线,以降低被检者受照部位的吸收剂量。“窗口外应配置具有灯光野的准直X射线射野限制器,调整原发X射线的照射面积,以保护被检者非受照部位的相邻重要器官。”近代X射线影像设备将检查床变成密封式,床周以金属板完全封闭,可减少散射线。
2)机房的防护要求:放射科的位置的选择要考虑它和临床科室的关系。在放射科内部,除了机房之外,还要有大约同样面积的辅助房间。这些机房和辅助房间安排的是否合理,不但影响放射科的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而且影响病人就诊的方便。“同时保证一般公众成员在X射线机房外面接受的剂量不超过国家标准,因此,必须对X射线机房相邻房间和上下楼层房间的工作人员提供足够的防护。”[2].X射线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当X射线通过人体组织时,视X射线剂量的大小,会使人体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某些生理上的反应,使组织细胞功能受到抑制、损害或破坏。为防止和减小X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必须完善和加强X射线机机房的防护措施。防护措施是否得当,不仅影响着工作人员和病人的受线剂量,而且也影响着周围人群,包括候诊病人,机房周围房间里、通道里、以及上、下楼层房间里人员的受线剂量。在机房的建造中,必须加强机房各个环节的防护措施,将人员的受线剂量限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
(3)机房的使用面积①原则:机房的使用空间大小应以保证安全操作为原则。每台X射线机应有单独的机房,双X射线管组件的X射线机应分别有各自独立的机房。②标准:按X射线机额定容量大小和防护标准规定新建X射线机房,单X射线管组件200mAX射线机房应不小于24m2;双X射线管组件的应不小于36m2。牙科X射线机应有单独的机房。
(4)机房的防护厚度X射线机房的防护厚度,应保证在所预计的每周最大工作负荷条件下,使其周围区域的人员之受照剂量不超过其相应的有效剂量限值。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规定,“摄影机房中有用线束朝向的墙壁应有2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其他侧墙壁和天棚应有1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透视机房各侧墙壁应有1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机房的建筑材料以砖和混凝土为宜。一般24cm厚的实心砖墙,只要水泥砂浆饱满,不留缝隙,即可达到2mm铅当量。
机房的门窗必须合理设计,并有与其所在同则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机房内的窗户,其窗下沿最好离地2m。
3X射线影像设备的防护
X射线影像设备在为我们服务的同时也对我们产生着危害。如果在容许范围内,则一般影响很小,但也要强调和重视防护。“使用时要控制X射线检查和治疗中的照射量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安全合理地使用X射线检查,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X射线照射,以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X—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图像形成的处理犹如将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称之为体素。扫描所得信息经计算而获得每个体素的X线衰减系数或吸收系数,再排列成矩阵,即数字矩阵。数字矩阵可存贮于磁盘或光盘中[3]。经数字/模拟转换器把数字矩阵中的每个数字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即像素,并按矩阵排列,即构成CT图像。近年来介入放射学开展得越来越多,射线防护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防护工作可以从技术角度、放射线工作者和患者3个方面进行。(1)通过增加X射线源与人体间的距离来减少被照射的剂量;使用原子序数较高的物质,常用铅或含铅的物质,作为屏障来吸收不必要的X射线。(2)不仅要对患者的健康负责,更要保护好医生自己。“应遵照国家有关放射防护卫生标准的规定制定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规程,正确进行X射线检查的操作。定期监测射线工作者所接受的剂量,及时发现问题。”同室透视时要戴铅橡皮围裙和铅手套,并利用距离防护原则,加强自我防护。(3)为了避免不必要的X射线照射和超过容许量的照射,要选择恰当的X射线的检查方法和正确的检查程序。“不宜在短期内作多次重复检查,在检查时,要配合好医生,按照医生的要求选好位置,摆正姿势。”总之,要恰当的用好X射线影像设备,让它们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作者简介:吴翠峰(1972.1-)女,山东莱芜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医学设备维护。李昌玉(1975.8-)女,山东莱芜,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影像技术。
-
随机阅读
- 1放射科护理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及
- 2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康复医学治疗
- 3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的安全隐患分
- 4现代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现状及应
- 5康复治疗学培养与就业问题及策略
- 6骨科病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作用
- 7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
- 8小动物医学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 9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的保养及质量
- 10骨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发展意义与建
服务热线:18078928157 客服微信:18078928157 客服QQ:1475317676
特别声明:本站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